小燕子汗顏道:“我還以為你有什么特殊的學習方法呢,那四年級之后呢?”
小冬兒道:“四年級之后,我除了學習四年級的知識以外,還自學了五年級的知識,反正有不懂的就問老師,學起來也沒感覺有什么難度,然后這個習慣我就保留了下來。
比如說我現在讀初一,但我已經在自學初二下學期的知識了。”
小燕子聞言瞪大了眼睛,她用盡全力去學習,一刻都不敢松懈,也才勉強擠身全班前三,結果小姐妹輕輕松松拿下全年級第一不說,還有精力去提前自學更高年級的知識。
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她跟小姐妹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小燕子感慨道:“冬兒姑姑,跟你比學習真的太受打擊了,你這學習天賦真的令人羨慕。”
小冬兒笑道:“燕子,你也不差啊,你就讀的可是全博白最好的小學,能夠在班里排名前三,已經很厲害了。”
“說得也是。”
小燕子也是那種性格開朗的人,沒有過多糾結這個,然后兩人就聊起了其他話題。
……
春分過后,整個博白又一次迎來了祭祖以及鏟山的盛宴。
在博白,兄弟團不團結,不用看別的,只需要看每年鏟山就一清二楚了。
如果兄弟團結,在祭拜父母以及列祖列宗的時候,那都是一起出錢出力,約好日子一起去祭拜。
如果兄弟不團結,那在祭拜父母以及列祖列宗的時候,就會各搞各的,絕對不會選擇在同一天祭拜,一定會互相錯開。
在后世,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比如說有幾兄弟,哪怕只是其中兩個兄弟之間不和,那在鏟山的時候,諸多兄弟也只能各搞各的,因為那兩個不和的兄弟是絕對不愿意一起鏟山,而其他兄弟之間就算再和睦也沒辦法湊在一起搞,就只能各搞各的了。
其實,就是現在,團結如那耶鄧氏,仍然有這種現象。
鄧世榮這個當族頭的也知道,但這種事情他還真沒辦法管。
畢竟俗話說得好,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親兄弟因為性格差異,最終搞得老死不相往來的例子真的太多了,很多親兄弟的關系都比不上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朋友。
在鏟完大眾山后,鄧世榮家也開始鏟家山了。
今年鏟山,又多了一個兒媳婦,自然要跟父母以及亡妻好好說道說道。
“爸,媽,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小華去年也成家了,這個就是他的媳婦范月梅,以后你們也要保佑她,讓她平平安安,為咱們鄧家開枝散葉。”
“老太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咱家小華去年成家了,這是他的媳婦范月梅……”
……
鏟完山后,鄧世榮便親自送二兒媳和二孫子前往武漢,反正他也要去杭州見一見老馬總,也算得上是順路了。
如今的鄧世榮,在親家心中的地位已經是今非昔比了,他的到來顧父顧母都非常重視,顧母更是提前做好了準備,做了一大桌荊楚名菜來招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