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六點。
南寧飯店,謝導一行人總算是見到了鄧氏集團的老總。
客套話略過不提,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雙方才聊起了正事。
鄧世榮率先開口道:“謝導,我聽說你為了迎接香港回歸,正在籌拍《鴉片戰爭》為這偉大的歷史時刻獻禮,作為中華兒女我是非常支持你這個想法的。
所以,在知道這個消息后,我就一直想要出一份力。
經過這段時間的籌備,我這邊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這才邀請謝導你們過來商量合作的事。
不知道《鴉片戰爭》的資金缺口,還差多少?”
謝導聽到這話,神色稍微有些尷尬的說道:“鄧總,不瞞您說,截止到現在為止,我們還一分錢都沒有籌到,只接受了二十幾萬的捐款而已。”
鄧世榮笑道:“資金不是問題,謝導你需要多少資金,我們影視公司就能給你投多少。”
盡管早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可聽到鄧世榮這么爽快的話,謝導還是忍不住有些激動。
畢竟,這幾個月以來,籌資有多難,謝導是真的見識到了。
正因為籌資實在太過困難了,所以鄧世榮的這個承諾才顯得特別珍貴。
“鄧總,我敬您一杯。”
謝導端起酒,一臉鄭重的說道:“這部電影別的我沒辦法做出承諾,但我向鄧總你保證,一定竭盡全力的去拍好,希望等電影上映后,票房不會辜負您的信任。”
鄧世榮端起酒跟他碰了一下,豪爽的笑道:“謝導言重了,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負擔,電影就根據你的想法來,該怎么拍就怎么拍,不用操心票房的事。
說句直白的話,票房多少我根本不在乎,也從來沒想過這筆投資能回本。
畢竟,謝導你要拍的不是商業片,而是為香港回歸而拍的獻禮片,想要票房大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也是謝導你籌資這么困難的原因之一。
我之所以愿意投資,是我覺得這部片子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可以讓那些不知道香港歷史的年輕人,好好的了解一下當年的香港被割讓的始末,以此來提醒我國的年輕人,勿忘國恥。”
這還真的是鄧世榮的心里話,前世這部電影的票房慘淡,在內地只拿下了七千二百萬票房,當然這個票房其實不算低,因為這個年代內地的總票房也就幾個億而已,不像后世總票房達到了幾百億。
七千二百萬的票房,已經能拿下國產片年度票房冠軍了。
還有香港也有七百多萬的票房,至于其他地區的票房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全球不到八千萬的票房,相比起一個億的投資,那是真的虧到了姥姥家。
雖然明知道會虧本,但鄧世榮還是決定投資這部電影,原因有四:
一,為香港回歸獻禮,他們鄧氏集團也想盡一份力。
二,有了他們影視公司的投資,那這部影片在他們影視城拍攝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而橫店集團失去了這個契機,或許就沒有打造影視城的想法了。
三,可以通過這次投資,讓他們影視公司正式在影視圈亮相,還和謝導這個第三代導演中的領軍人物打好關系,擴展影視圈的人脈,有利于影視城接下來的發展。
四,這部電影作為香港回歸的獻禮片,其意義超過了一般人的想象,前世這部片子拍好之后,不僅眾多大領導應邀前來觀摩影片,就連江總也親自審看了該影片,規格之高簡直超乎想象。
因此,這部影片不管虧多少,都非常值得投資。
謝導自然不清楚鄧世榮的想法,聽鄧世榮把話說得如此直白,擺明了不看好《鴉片戰爭》這部電影的票房,但為了這部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卻又義無反顧的投資,心中不由得有些感動。
這是有家國情懷的商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