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東胸有成竹的說道:“爸最大的愛好就是吃,我打算給爸準備一份頂級食材。”
鄧允珠好奇的問道:“什么頂級食材?”
周海東道:“俗話說,食在廣州,廚出鳳城,味在潮汕,我給爸準備的頂級食材就是潮汕美食中非常有名的響螺。”
鄧允珠本身就是做餐飲的,在廣東這邊也待了幾年,對于響螺這種頂級食材她不僅知道,還吃過幾次,那味道確實無愧它頂級食材之名,就連美食家蔡瀾都曾經評價說,“響螺好像代表了潮州菜最刁鉆的食材。”
聽到丈夫說要為父親準備這種頂級食材,鄧允珠滿意的點頭道:“東哥,你這想法不錯,爸肯定會喜歡的。”
周海東笑了笑,問道:“阿珠,你呢,給爸準備了什么壽禮?”
鄧允珠微笑道:“我給爸準備了一本影集,把這些年我們家的照片根據時間排列好,再寫上當初拍這些照片時的背景故事,我相信爸一定會喜歡的。”
周海東忍不住贊道:“你這想法還真是絕了,我也相信爸一定會喜歡的。”
……
浙江永康。
鄧允嵩和裴青花也在討論著給父親送壽禮的事。
鄧允嵩問道:“老婆,你給爸準備了什么禮物?”
裴青花答道:“我書法造詣還可以,打算給爸準備一份百壽圖,你呢,給爸爸準備了什么禮物?”
鄧允嵩贊道:“老婆你這想法可以啊,親手寫下的百壽圖,爸肯定會喜歡的,我就有點偷懶了,請了某位大師給爸畫一幅祝壽圖,希望爸能夠喜歡。”
裴青花笑道:“家里的裝修都是古風,爸爸應該是喜歡書畫作品的。”
鄧允嵩點了點頭,隨即有些感慨的說道:“在我小的時候,爸每天辛辛苦苦的在缸瓦窯做缸瓦,把我們七兄妹拉扯大,供我們讀書,那些年爸還是吃了不少苦的。
直到改革開放之后,爸跟允貴哥合伙把缸瓦窯承包出來做,家里的生活才漸漸好起來。
這一晃,爸都要過60大壽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我們因為工作原因,肯定是沒辦法留在爸爸身邊盡孝,以后只能盡量多抽時間回去陪陪他老人家了。”
“嗯,以后有時間就回去陪陪他老人家。”
……
鄧允華和范月梅也在為父親的壽禮做著準備。
鄧允華比較俗,直接砸錢給父親買了一根百年野生參,而范月梅倒是比較用心,親手給公公做了一雙布鞋,這做鞋的手藝自然是專門找人學過的。
鄧允恒雖然還是一名學生,但父親60大壽他自然也要準備壽禮,他的壽禮是一對品相極佳的核桃。
作為一名實習醫生,鄧允恒給自己父親送壽禮,自然是奔著康健去的。
原本核桃被拿來揉手始自明朝,開始時只是宮廷琴師鍛煉并保持手指靈活性的輔助工具,經過長期摩挲后,核桃紋路變得絳紅圓潤,包漿光澤如玉如瓷,被其他宮人們喜愛,逐漸普及開來,成為養生的器具之一,隨之慢慢傳到民間。
因核桃在民俗中本有吉祥寓意,很容易被老百姓接納,把玩的人越來越多,形成了一種風氣。
明朝天啟帝朱由校務于木工,還喜歡玩文玩核桃,親自動手,雕刻核桃,故有“玩核桃遺忘國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野史流傳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