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咱們就下去吧!”
鄧世澤點了點頭,隨即看向兒女們說道:“你們也都不小了,應該明白事情的輕重,我在這里再強調一遍,這事你們一定要爛在肚子里,無論對誰都不要說,否則后果會很嚴重,知道嗎?”
“知道了,爸!”
鄧允福等人齊聲應道,他們當然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盡管父親已經退休,但這種事情要是泄露出去,是絕對沒有好下場的。
于是,一行人便下了樓。
樓下,鄧昌左等兄妹一直等著。
見爺爺等長輩下樓了,鄧昌左就問道:“爺爺,現在時間差不多了,是不是該出發去飯店了?”
“嗯,那就出發吧!”
……
一刻鐘后。
鄧世榮一行人,便來到了縣里最高檔的一家飯店。
在等待飯店上菜的時候,鄧世澤說道:“老九,你跟我說說家鄉的情況吧,我聽不少回大陸探親的人回來說過,現在大陸正在改革開放,日子比以前是好過一些了,但聽說還是非常的窮,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鄧世榮點頭道:“如果跟臺灣比的話,現在的大陸確實還是非常的窮,不過大陸改革開放之后,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至于我們那耶鄧氏所在的邦杰村,在咱們博白縣可以說是大名鼎鼎,那耶鄧氏六七百戶人,不僅家家戶戶住上了大別墅,還擁有至少幾十萬的存款,哪怕是放眼全國,都是最富有的一條村。”
這話一出,眾人都不由得大吃一驚。
鄧世澤的五個兒女中,條件最好的是大兒子鄧允福,他開了一家食品公司,一年多的不說,賺個千萬臺幣還是沒問題的,折合成人民幣的話,大概一年能賺兩百萬出頭。
經濟排在第二的,是小女兒鄧允花,她嫁的丈夫也是一名商人,做的服裝生意,一年的凈利潤換算成人民幣,大概也有百萬左右,也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排第三的是二兒子鄧允祿,夫妻倆是水果批發商,一年也有幾十萬的收入。
排第四的是大女兒鄧允蓮,夫妻倆都是公職人員。
排最后的是小兒子鄧允壽,夫妻倆都是國中老師。
盡管鄧允福、鄧允花以及鄧允祿兄妹三人的身家都不止幾十萬,但他們還是被滿叔的話給嚇了一大跳。
畢竟滿叔已經說了,那耶鄧氏的幾百戶人家,身家最少的都擁有幾十萬存款,那最多的有多少存款,他們都不敢想。
他們是身處在繁華的臺灣,又有一個當將領的父親,擁有這么大的優勢,才有了現在這樣的身家,而老家那邊的族人可沒有他們這樣的條件,為什么會這么厲害?
鄧世澤原本就是那耶村的人,自然清楚那耶村的情況,他滿臉震驚道:“老九,你說的都是真的?我們那耶鄧氏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大別墅,還擁有至少幾十萬的存款?”
鄧世榮笑道:“當然是真的,現在大陸改革開放,遍地都是發財的機會,允福、允祿、允蓮、允花還有允壽,你們要是感興趣的話,就回家鄉發展,肯定比你們待在臺灣還要強。”
鄧允福五兄妹聞言面面相覷,他們從小就在臺灣長大,對于他們來說臺灣才是他們的家鄉,對于大陸的老家,他們是一點都不了解,哪怕這話是滿叔說出來的,他們也不會輕易的放棄臺灣的一切,把經濟發展的重心轉移到大陸去。
鄧世澤沒有管兒女們是怎么想的,他迫不及待的說道:“老九,你快把那耶鄧氏這些年的發展說來給我聽聽。”
“行,這一切,要從分田到戶說起……”
鄧世榮把他帶領全族發展的過程簡單的跟大哥大嫂和諸位晚輩說了一遍,末了才說道:“目前我們那耶鄧氏成立的鄧氏集團,已經是國內排名第一的民營企業了,你們隨便找了解大陸情況的人問一問,應該都會知道我們鄧氏集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