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角正是她自已,配角則是她的家人。
陳楠靜靜地聽著,臉上的表情同樣很澹然。
故事說完后,田園澹澹地問道“楠弟,你說我以前是不是很傻他們要多少錢,我就給多少錢哪怕是四處借,也要湊足了給他們。可結果呢非但沒有落得一句好,壓榨反而變本加厲。”
陳楠一臉鄭重地說道“園姐,其實你錯了”
“我錯了”
田園有些疑惑。
“其實,你并不了解你自己。你那么做,并不是傻,而是太看重親情,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執念。”
“執念”
田園表示自己似懂非懂。
感覺眼前這個比自己小了近四歲的楠弟,有點像得道高僧在打禪語,又有點像大忽悠、大神棍。
陳楠先是點點頭,接著一聲嘆息。
接著,他進行了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
“是的,就是執念
你沒有從家人哪里獲得親情回饋,你很不甘心,認為是自己做的不夠好。
所以想通過更加努力的付出來得到它。
殊不知,有些東西,你越想得到就越是得不到。而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想得到。
這樣一來,你鉆進了牛角尖卻猶不自知。
從而導致了糟糕的惡性循環。
你付出了努力,沒有獲得應有的回報,甚至家人認為你付出的還不夠多。
他們越是這么認為,你就越是努力付出。
你越是努力付出,他們就越是好吃懶做。
久而久之,雙方都成了習慣。
他們習慣了你的努力付出,表現得心安理得;你習慣了他們的不勞而獲,覺得自己體現了活著的價值。
這樣,你雖然辛苦,但能力越來越強。
他們雖然很享受,但卻喪失了勞動能力。
如果有一天你不愿意對他們付出了,他們會很不習慣,會變得極其不適應。
甚至很有可能無法生存。
六十歲的母親病死后,三十多歲的健康兒子被活活餓死這則報道,相信你也聽看過。跟這個可憐的兒子一樣,你的家人同樣成了你身上寄生蟲。
一旦你遠離,他們很難再生存下去。
說起來,這其實是你自已釀成的苦果。
如果你從一開始就表現得沒那么堅強、沒那么努力、沒那么能干,不那么遷就他們,甚至是卑微地去討好他們,他們也就不會成為今天這種好逸惡勞的樣子。
人,都有一定的劣根性。
有些人,你再對他好,他都不會記得。但只要你有一件事做得不如他的意,他卻會記恨一輩子。
毫無疑問,你的家人就屬于這類人。
你的努力付出,他們欣然接受、安然享受。
一旦你拒絕繼續付出,他們就會勃然大怒,對你進行各種謾罵和詆毀。”
田園聽完后,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良久,她毅然決然地說道“楠弟分析得非常正確我決定從現在起,我要為自已而活”
陳楠輕輕地拍了拍田園肩膀。
“園姐,這件事交給我處理吧。”
“不,我讓他們今天就離開”
“血濃于水,他們再怎么過分,對你再冷漠,那也是你的家人,這一點是你無法否認的。這事若是處理不好,你會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
“那楠弟要怎么處理”
“這樣你看行不行如果他們愿意工作,你就給他們在樂城大酒店安排個合適的崗位,薪水正常給就行。既不刻意照顧,也不刻意打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