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拉著秦縵縵就走,“走啦他已經走出來了,沒事。”
秦縵縵心里暗哼了一聲,當然沒事啊。
這么一回憶,多半到最后又要想起你這束光來
心機之蛙
不過,她的腳步也沒停下。
既然他想做得完美,就讓他做唄。
至于說后面的,后面再收拾就行了
待人群散盡,卿云干脆席地而坐,托著腦袋望著墻上的畫發著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
關于哪吒,他這代人最深的記憶并不是魔童降世的哪吒。
但卿云卻對魔童哪吒有著更深的共鳴,上映之時,他一個30來歲的人,在電影院哭得稀里嘩啦。
上學以前,他就和魔童降世里哪吒一樣,并不受人待見。
魔童哪吒想和當地的小孩一起玩,小孩對他沒有偏見,可是小孩的父母卻罵他是一個妖怪。
他也一樣。
被人罵成沒爹媽的小孩,不讓孩子們和他玩耍。
魔童哪吒去抓妖怪,想要替天行道,可是他們卻誣陷所有的壞事都是哪吒干的,在沙灘上他們不分青紅皂白就把木棒全部打到他的身上。
他也一樣。
6歲的他便逮住了一條溜進豬圈的蛇,卻被人說是他把蛇扔進去的,所有調皮搗蛋的事情全部往他身上扣著。
直到上了學,天資聰穎的他,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在村子里,他的口碑立刻發生了改變。
所有小孩的父母都讓孩子們和他玩。
關于哪吒鬧海,卿云印象最深的場景不是哪吒鬧東海、抽龍筋、痛打龍王三太子,而是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烏云翻滾,濁浪滔天,逼哪吒揮劍自刎的時候。
一邊是父親逼他去死,一邊是龍王要他拿出自己的命,而那個時候的哪吒才7歲,那是他人生最恐懼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站到他身邊,哪吒寒心而悲憤。
但是即使再害怕再恐懼,哪吒依然選擇做一個英雄,自己獨自扛下這一切。
他手指著龍王說“老妖龍,你聽著,我一人做事一人當,不許你們禍害百姓”
他又回首看了看自己的父親,說出了那一句催人淚下的話“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連累你”
那一代人,許多孩子都被哪吒的割肉還母,拆骨還父看哭了。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在父母的打罵中,在父母的打擊教育中,我們對他們是愛恨交織的。
而你是他們生的,他們對你有恩,又不能恨自己的父母,所以一心就只想把自己的肉體還給他們,從此兩不相欠。
這是對父權的反抗,也是叛逆期的孩子內心那最強烈的一團火焰。
那時坐在別人家院子里看動畫片的小伙伴們一個個哭得死去活來,卿云看著他們卻笑著。
你們還有父母打罵。
我呢
那晚,卿云一個人躲在被窩里,無聲的哭著。
那時的他,迫切的想要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為此做好了詳細的規劃,只待攢夠錢就動身。
不干別的,就是把自己的成績單扔在他們面前,讓他們看看,當年被他們遺棄的娃娃,現在是多么的出色。
然而,當他一年后攢夠錢時,他卻不想去找了。
沒必要了。
不知是學校里哪部還是收發室的哪部電視劇教會了他一個道理。
生不如養。
其實換個角度看看,他的生父生母,就是個送貨的,把他送到了將他視為亦孫亦子的爺爺身邊。
想通一切的他,將父母當初留下的線索,扔進柴火里燒成了灰燼。
那時的卿云,心態是平和而安寧的。
縣里的機關單位,總是來組織老兵們出去走走,看看。
爺爺總說,當了一輩子的兵,哪里沒去過
出國都出過,那時還不要什么護照的。
他的英語,啟蒙便是爺爺,啟蒙書便是一本簡易油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