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尖子生會崩在第18題那道立體幾何上。
如果是學渣,反而無所謂。
反正都不會。
學渣就是前面選擇題不會的蒙一個,填空題試試,大題盡量解決第一問,后面多寫點字騙點步驟分,這是學渣的打算。
能蒙幾分算幾分,純靠運氣。
但是尖子生不一樣。
平常的備考中,他至少做了幾百套試卷,都是那個節奏。
40分鐘解決選擇填空,后面6道大題,前面4個都不算難,半小時解決,再用半小時好好努力攻最后的大題,還有20分鐘檢查一下。
這是絕大多數尖子生平常做高考數學模擬卷的節奏。
但是03年這次不一樣。
做到第2道大題的時候,尖子生發現時間只剩下40分鐘或者極端點可能只有半小時了,后面的大題肯定做不完了。
這就讓大多數尖子生心態全崩。
心里一慌,自然后面更難了。
20題,著名的臺風題。
變態中的變態。
計算量又特別大,如果還有10的尖子生沒有在立體幾何那里崩潰,也幾乎一定會在這道臺風題崩潰。
真的是徹底崩潰。
因為99的尖子生,到臺風題這里一定要接受沒時間做完試卷全部題目的心理準備了。
后面的題目,是能做多少做多少。
最后的結果就是,第20、21、22這3道大題,能做到什么程度,完全是聽天由命,大多數人都只有一個模糊的思路,寫到哪里算哪里。
甚至,很多人考完了,后面兩道大題長啥樣都不知道。
所以對于這份試卷來說,大多數靠刷題的尖子生,都只能拿到選擇題10個50分填空題2個8分,大題看緣分能拿到第1、3個的分數,這是80分左右,其它大題的第1問或許能撈到一點分數。
最終能拿到90分以上,那就是高分了。
而正常年份,這種尖子生至少可以拿到135左右。
這種落差你想想看
平常你數學模擬考都是135,運氣好可以沖140。
然后忽然之間伱最多只能保證拿到90分,差了45分以上。
這是什么概念啊
西蜀省2002年高考的理科一本線是544分。
那時的一本線,其實就是211線,一本二本涇渭分明。
而2003年高考最后理科一本線劃在了488分。
而且,這個488分,還是人為調整的,往高了劃的。
也不知道當時西蜀省劃線人的腦子是怎么想的。
那年,在西蜀488分踩線調檔的有,武大、廈大、大連理工、吉大、上財、東南大、中財經大學、對外經貿、中政法、中海洋
這些學校當年在西蜀的調檔分數線和鄭大、福州大一個水平。
清北為了維持聲譽,保證自己的錄取分數在600分以上,直接砍掉了25的志愿。
最慘的武大,在錄取到第三志愿還沒錄滿的情況下,只能砍掉30的志愿。
當然,造成如此慘狀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此刻發生在卿云、于一航考場的一幕。
“艸你媽的考個錘子”
一聲怒吼在寂靜的考場里響起。
坐在靠窗的一個女生,撕掉了自己的試卷和準考證,頭也不回的往教室外沖去。
能坐在錦城四中這個考點的學生,都是錦城四七九三大超級高中的學生。
在錦城,中考考上四七九,就意味著一只腳已經邁進了重點大學的門檻。
在大學擴招還沒嚴重的年代里,這三所學校每年喜報公布的上線率達到了95以上。
且,這個上線是指211線。
甚至一直到2008年以后,四七九的985率,才跌破了80。
不是教育質量的下降,而是大學的擴招,也導致了中學的擴招。
所以,能坐在這里的學生,都是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