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倒是瞧得明白。
其實,看著宋儒華為了搞平衡而犧牲老戴,他能理解。
老戴不僅權利太大,而且能力出眾,更重要的是威望很高。
易位相處,換做自己是宋儒華,估計也會頭疼。
但是理解歸理解,他心里多少也有點寒心。
畢竟,都是跟了宋儒華十來年的兄弟,老戴更是有著前期打下了四分之三個江山的功勞。
別的不說,就剛剛,還是老戴保住宋儒華不被王軍當場抓走的。
自己的阻擋,現在想來,如果沒有老戴配合,完全是個笑話。
估計演變到了最后,王軍是絕對會調人強行抓捕的。
宋儒華讓老戴去扛雷,這他眼里,和卸磨殺驢沒什么區別。
不
可能,恩將仇報更準確些。
老戴就算沒進去吃牢飯,這個記錄一背,三代不能考公。
萬一你宋儒華最后翻身失敗,相當于斷了人家老戴子女的發展路徑。
戴禮輝心里沒意見才是怪事。
李智很是佩服戴禮輝的涵養,換他,說不定現在已經干起來了。
不過老戴也是陰損,直接將宋儒華外逃的路給封死了。
作為宋儒華的心腹,李智很清楚,宋儒華直到剛剛其實一直沒有放棄外逃的打算。
無非是怎么逃的法子。
從明珠島走,或者從東南亞走,只要錢到位,沒什么辦不到的。
最難的一步,反而是怎么離開錦城。
安保組和內衛行動隊集結起來,其實很是強大。
畢竟,這里面不僅有退伍的老兵,還有不少是以前的巡捕,反偵察能力可以說是一些巡捕的師父級別。
只要沖出去,被逮住的幾率極小。
而戴禮輝剛剛的舉動,卻堵死了這一切。
李智用大腳趾都能想到,戴禮輝絕對會通知巡捕的,他原來本就是機關的人,這里面熟絡的很。
此時看來,請便衣們到門崗亭躲雨,未嘗不是戴禮輝的提前提防。
說不定此刻大樓圍墻外,全是巡捕車。
這兩個人加起來1600個心眼子,斗起來真好看。
宋儒華卻不管李智的心理活動,一邊不停電話叫著人來辦公室,一邊做著交代。
2003年7月17日,15:30
回到自己辦公室的戴禮輝,站在落地窗前,目光透過雨簾,望著烏云中的雷電發著呆。
終于,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他和宋儒華,其實互有把柄在手。
現在的時局里,他能理解宋儒華對他的打壓,但也不會說坐以待斃。
半響,他從自己公文包里,掏出一張si卡,插進手機,對外撥打了起來。
“王局”
掛斷電話后,戴禮輝深吸了一口氣,而后又撥通了一個電話,平靜的說了一句,“可以起竿了。”
“炳南,你記住,戴禮輝和李智如果斗起來了,先看老陸的反應,從而你來選擇幫哪一方,始終維持2打2的局面。
如果三個人互相斗,你無條件的幫老戴。如果一件事情,三個人達成一致意見,你必須想辦法立刻告訴我”
宋儒華的話,如同交代后事一般,給楊炳南講得很是細致。
楊炳南聽著心里很是有些難受。
他完全沒想到,明明這幾天已經呈現出起死回生之象的公司,怎么這么快又不行了。
于是,他抽空插了一嘴,“主席,一點法子都沒有了嗎”
楊炳南知道宋儒華交代后事的意義。
他的任務就是牽制戴禮輝和李智這兩個公司核心,而后作為聯絡人,將宋儒華的指示準確無誤的傳遞到公司。
被打斷的宋儒華并沒有什么不快,危難之時見真情。
那天在餐廳,他確實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