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娘要是遇到縣主這般的境況,自然也是和離的好,再不濟只要我活著,我總能養著我兒,實不行,留些錢財予她,讓我家大郎看著他小姑一些,總歸是比讓人吃干抹凈的強。”
崔醫師想到了自家小女娘身上,就如此這般說了。
“后來呢?”李三娘想要知道后頭到底有沒有和離成功啊,就直接出言詢問。
七里點點頭,“嗨,李家的宗正自然是要向著李家人的,就直接判了和離,不過聽說縣主她沒全部要回自己的嫁妝來,只把剩余的拿了回來。
轉頭,縣主就從其父那邊的族人里過繼了一不過三歲的小女娘來,聽說是要作為嗣子來養,也說好了將來要給這小女娘招贅,生出郎君的話,就把家財都留給這小郎了。”
“倒是心里有成算,這般的話,總是要比去讓旁人生下與自己毫無關系的孩子來的強。
怎么說,都是其父族的血脈,與她有關系,將來就算是為了錢財,他們也會給縣主養老送終的。
縣主膝下有了孩兒,也能享受天倫之樂。
這法子,著實不錯。”
崔醫師的評價,讓李三娘點頭,心里想著,不愧是大唐的貴女,這般境況下,也能給自己找一條相對較好的出路來。
再有之前來找李三娘瞧過病的郭五娘子,她倒不是因著自身的緣故不能生,而是其前夫姜二郎精水有異才生不出的。
郭五娘子也是果斷,當下就和離,不過兩月就直接二嫁了。
這般都是有底氣的女娘,她們或是身份顯赫,或是父兄有能為,能夠讓她們在局勢不利之時,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而像沈秋娘(
沈秋娘父母皆亡,又是逃荒而來,沒有資產,就落得一個被毆打折磨辱罵,差點兒死了的下場。
若是當天沒有遇到李三娘他們,說不得就真的一命嗚呼了。
想到這里,李三娘就想到了原身,原身若不是有李父李母和兄長在其身后支撐,哪里能有底氣帶女和離歸家呢?
這世道,對黎民家的貧民女娘最為苛刻,要能生養,要能做活,要上伺候公婆,下照顧兒郎,中間還得友愛郎胥的兄弟姊妹,要面面俱到,要為郎胥家傳宗接代。
倘若有一點兒做的不好,就會招來辱罵,甚至虐待毆打和折磨來的。
因為,人性就是如此。
弱者總是要去欺負更弱者,才能發泄心中的苦悶和痛苦。
讓他們勇敢些,去反抗強者,他們反而哆哆嗦嗦的不敢了的。
這時候,李三娘就想著,果然還是現代好,至少現代人都能接受教育,可以掌握生存技能,靠著己身可以有口飯吃。
在這般情況下,若是不能生,也有后路可選。
“三娘子,這般看來,這女娘應是不嫁人才是最優解的。
會寧縣主身有封邑,不愁吃穿,作何嫁到旁人家里,為他人做嫁衣呢?”
秋香的話,李三娘聽了后,只搖搖頭。
“你這話雖是沒錯,但你忽略了一件事,不是每個女娘都是會寧縣主的。
先不說,律法規定到了年齡必須出嫁,好來繁衍人丁,人丁就是大唐最為重要的資產。
再說,有的女娘若是不嫁人,是真的會在家被餓死的。
早前,便溺女娘成風是為何?
不就是養不起,沒利益,就不養了么?”
李三娘看著秋香疑惑的樣子,繼續補充:“并且,秋香,你怎知女娘都不想出嫁呢?
人倫情理,有的女娘到了年紀,就是想要嫁人,生兒育女的,這是她們的需求,不能因為有劉家這般的,就否認其他人的。”
還是那句話,結婚是為了幸福,不結婚也是,離婚也是,不分男女。
另外,想做母親或是不想做母親都是每位女性的權利和自由,是可以選擇的。
希望想要做母親的人都能成功做上母親!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