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
上一輩人之間到底有什么事兒,這一輩兒的人只隱約知道個大概,具體什么的都不甚明白。
只說六郎之母心情抑郁之下,尋了短見,被救下后,絕食而亡。
然后,
所以,鄒六郎只比鄒平波大了三歲不到而已。
可鄒家三房不知怎的,鄒平波還不到五歲的時候,其母也是一場風寒沒挺過去,就那么去了。
本來兩個都是幼年喪母的孩子,還有血緣關系在身,應是互相舔舐傷口,互相溫暖的。
但是二人卻是有些水火不容,當初鄒大郎調查過后,才發現是六郎之母留下來的仆從在六郎耳朵邊兒說些顛倒黑白的話,那話里的意思就是指責蓋因著有鄒平波的阿娘,才讓六郎之母尋了短見的。
如此,六郎與鄒平波怎么可能關系好了去?
雖然鄒大郎當時制止了二人,也查清了幕后真相,還把那嚼舌根子的仆從打了后又發賣出去了。
可六郎和鄒平波之間的裂痕早就不是幾句好話兒就能彌補的了。
鄒大娘子拿起茶杯喝了一口,“那就只剩三郎和五郎了。
若非要說,倒是三郎媳婦與七郎媳婦的關系能更好上一些。
畢竟,咱們這一大家子,除了七郎是自己給自己找的媳婦,剩下的人多半都是長輩定下的親事。
七郎媳婦的阿耶不過只是個書院教書的先生,其兄長也在書院教書,在家境上的確比不過其他弟媳婦娘家都是有做官的人。
因著如此,除了三郎媳婦看種七郎的本事上,是愿意熱情相待七郎媳婦之外,其他弟媳婦多半就是個面子情。
雖說沒都像二郎媳婦那般明眼瞧不起,但俱都是維持個見面三分笑的情誼罷了。”
鄒大郎和鄒大娘子兩人分析到最后,就都覺得應該是三房了,鄒平波應該是會從三房過繼嗣子了。
除了以上說的理由之外,三房也是鄒家里最能生的。
光是嫡子,三郎媳婦就生了四個,更別說庶子了,三房還有三個庶子在呢。
“無論如何,都是肉爛在一個鍋里。
只不過,我就怕若是最后七郎真的選了三房,其他幾房該是會有意見的了。
畢竟,七郎那一份兒產業,就是我看了都有幾分心動的了,更別說其他人了。
唉,到時候又是官司。”
鄒家大房夫妻倆的夜話談到最后,就是擔心因著這價值不菲的錢財導致鄒家各房頭都想吃上一口,轉而打的頭破血流,分裂家族。
而其他幾房,到沒有像鄒大郎似的站在全局上為鄒家擔心,反而一個個的都只想著自己這房在這其中能夠得些什么好處。
如此,不外乎就是人心不同了。
利益才是最好的朋友,親情可貴,但很多時候,親情在人心面前,是比不上利益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