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下是李母特特洗刷干凈后,放入的銅錢和一十兩的銀錠。
李三娘最是搞笑,她把之前買給四小只和露珠兒玩兒的桃木劍也放了上去。
李母本想阻止她,還是李二嫂看這桃木劍說:“阿娘,小姑放的挺好的。
若是小五以后能像他大兄(李大郎)那般,可以進入軍中,搏個前程,也沒什么不好。”
如此,這桃木劍才沒被拿下長桌。
當然了,長桌上自是不止這點子東西,上頭還有木尺、銅秤、玩具木弓、箭矢等等,湊齊了滿滿一長桌。
算計著時間,李三娘正想說要不要去催一催給小五郎洗澡的李母她們的時候,就見李母抱著小五郎進了門。
今兒個小五郎是特特被打扮了一番的,只見小五郎身上穿了一身兒早就做好的大紅色的衣衫,襯的本就白凈可愛的小五郎,在今天是尤其的好看。
李三娘都想伸手去抱上一抱了。
“此兒天庭飽滿,鼻根高挺,是個好面相啊。”
“哎喲,師傅,你還會看相啊!”
李三娘沒想到梁老醫師還能說出這種話來,梁老醫師倒是捋著胡子搖搖頭:“我哪里會看相?不過是看過幾本書,略知一二,有些了解罷了。”
在正堂上首位,擺放了香爐。
就見李父帶著抱著小五郎的李二兄上前舉香三拜,李父口中說著:“李家三代孫李建杰今日滿周.”
李三娘聽著,其實就是告訴老祖宗,你的后輩,叫李建杰的今兒個滿一周歲啦,老祖你在地下也要好好保佑后輩聰明好運啊。
待得上了香,又拜了三拜后,穿著大紅衣衫的小五郎就被放到了鋪著紅布的長桌上。
李二兄和李二嫂來到長桌的另一端,逗著小五郎往前爬。
眾人也都聚精會神的看著小五郎,小五郎此時的一舉一動都調動人心。
就是被李三娘抱在懷中的露珠兒此時都直勾勾的盯著小五郎,一聲兒不出,就想看看小五郎先是能抓到個什么來。
“五郎,來,來,到阿娘這兒來。”
李二嫂拿著一塊兒糕餅在長桌那頭引逗著小五郎,小五郎好似是想要李二嫂抱,又好似只是被糕餅吸引,一下一下的爬了過去。
小五郎經過了桃木劍,略過了《本草經》,爬向了《三字經》,摸了兩下《三字經》的封皮兒,就又放下了手。
在場眾人的心,都讓小五郎的一舉一動拿捏住了。
而到了藥杵的時候,小五郎伸手握住了,沒撒手!
李二兄在那頭喚著小五郎的名字,小五郎抬頭看看李二兄,就蹭蹭的往前爬,不過三五下就爬到了李二兄的手邊。
“好,好,吾兒志在杏壇,將來學你阿翁做一代名醫!”
抱起仍舊握著藥杵的小五郎的時候,李二兄感覺胸前有些硌得慌,一把摸去,竟是房承先送的那個小金算盤掛在了小五郎腰上掛的香囊上頭。
李二兄捏著小金算盤沖著小五郎笑:“好啊,你這小郎君竟還是個愛財的呢。”
抓周,也叫試兒、試周、揸(zhā,意為抓取)生日。它是周歲禮中一項很重要的儀式,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期的古俗,在民間流傳。
到了隋唐時期,抓周的習俗已經非常流行了,全國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唐代抓周被稱之為“試晬(zui,古代稱嬰兒滿一百天或一周歲)”或“周晬”。
嬰兒出生滿一年,占稱“周”,現稱周歲,周歲這天,全家人不僅要慶賀,而且還要舉行隆重的抓周儀式。
——
以上來自互聯網
==============
我看過我小侄子抓周,挺有意思的。
我朋友在她兒子周歲的時候,也搞了這么個活動。
我覺得,這大概是父母對孩子的美好期望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