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出去玩兒這件事,孩子總是最開心的那個。
李三娘給露珠兒換了新的夏裳,還給系了同色系的發繩兒,又給帶了有鈴鐺的銀手鐲。
“我家露珠兒太好看了,阿娘甚愛。”
說著,一把摟住露珠兒,就給露珠兒頭頂來了個香香。
露珠兒得了自家親阿娘的吻,喜的舉手回抱了李三娘,隨著露珠兒的手臂動作,那銀鐲上的鈴鐺就跟隨著叮鈴叮鈴的響了起來。
臨出門的時候,決定留在家中和梁老醫師一塊兒下棋喝茶的李父,好生站著仔細聽著李母和他叮囑:“小黃一天得吃兩頓,大郎媳婦都給弄好了,就放在廚房大鍋里頭,到時候,你就添把柴給弄熱乎,再倒給小黃吃啊。”
李父聽過后,自是點點頭。
倒是李三娘蹲身和露珠兒在小黃的狗窩前,故意逗露珠兒說:“珠兒和阿娘出門去了,小黃在家怎么辦?
它沒人陪著,豈不是可憐的緊?
要不,露珠兒在家陪小黃好了?”
露珠兒一邊憐惜的看著小黃和三只小狗崽子,一邊又看著馬車邊上站著的李母他們,顯露出渴望來。
“阿娘?”
秋香此時也是有些無奈的對著一旁翻了白眼了,“三娘子,就愛這般作怪,非得把小娘子逗哭不成。”
露珠兒實在沒辦法做決定,一邊是好伙伴小黃和它的孩子,一邊是出去玩耍,對于一個才過了三歲生日的人類幼崽來說,這實在是太難選擇了。
“哎喲。
阿娘!”
李母從馬車那邊走過來一看露珠兒那都要急哭了的表情,還能不知道是李三娘在作怪么?
一巴掌打在李三娘的后背上,不顧李三娘的叫喊,李母一把抱起露珠兒:“好了,珠兒今兒個跟著出去耍,你阿翁留在家里照看小黃它們呢。”
露珠兒這下子才輸出一口氣,小大人般的緊跟著又喘了一口粗氣,逗得李三娘在旁哈哈大笑起來。
“你個沒正行的!
都當阿娘了,就知道欺負孩子!”
當然了,一輛馬車自然是不夠李家這么一伙子人坐的,最后是又叫了一輛馬車,還讓李二郎、李三郎、小四郎,以及跟著來的邵陽小少年都在馬車旁邊跟著走,才算將將能坐開這么老些人來。
雖然是半上午的時候就出了門,但今兒畢竟是過節,不說長安城里頭的女娘們,就是長安城附近的幾個村子里的人都進城不少。
說是這七巧節,主要是以未成親的小女娘為主的節日,但是其實,這節日對于其他人來說,也是祈愿的好日子。
所以,這街面上自然是人流如織,馬車行進緩慢了。
更別說,既然是帶著孩童出門來,自然是一會子買點兒路邊的餅子,一會兒就要去買飲子,行進速度就更慢了。
等眾人到了西市的時候,差不多已經日上中天,該吃午食了。
在一家人不算少的酒樓的大堂解決了午食,眾人興致不減,分成了三撥人,一撥是李二郎和邵陽小少年,帶著李三郎和小四郎去街面上逛著玩兒;
李大兄和李大嫂想要去采買些物什給蔣家,因著蔣家二兄的媳婦這月剛生了兒郎,李大兄和李大嫂得下月去吃孩子的滿月宴,但這禮物自是要早早的準備起來的好。
剩下的就都結伴去刑瑜開的超市里頭逛去了。
當然了,自是叮囑過李二郎:“你們逛夠了,估摸著時間,來這超市門口等著,咱們在那門口聚集,好得一塊兒歸家來。”
小五郎已然能自己走路了,這會走路后,能夠探索的地方更大了些,小五郎簡直歡樂的不行。
今兒個把他帶出門來,李二嫂一天啥也不干,就和李二兄倆人一塊兒盯著小五郎一人了。
李二兄更是有前車之鑒,怕小四郎的事兒再次發生,就聽從了李三娘的建議,用布條子在小五郎的腰上纏上,然后弄一繩子牽在手中。
這般,雖說不太雅觀,但至少保證了孩子走不丟。
“我要抱他吧,他還不讓。
這自從會走了后,怎的就這么皮?
三郎和四郎小時也未如此啊?”
李二嫂的體力還是趕不上李二兄,已然追不上去了,只跟在李二兄和小五郎身后看著,氣喘吁吁的對著李母和在一旁牽著乖巧的露珠兒的李三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