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臨近,這回李三娘可以放假三天,倒是醫堂里頭沒用她留下當值。
蓋因著去年有好幾回都是她和唐明月兩人在節假日時當值坐診,因此今年的數個節日李三娘和唐明月就被分配了休息,醫堂內留了老李醫師和崔醫師當值。
而宋家的中秋賞宴就定在中秋節八月十五這日的前一日八月十四來。
今兒個一大早上李三娘就被李母催著叫門起了身,本想賴在床榻上多睡一會子,可李母哪里能隨她的意,終究是李母占了上風,李三娘只得從舒適的床榻上爬了起來。
倒是露珠兒這個小小人兒一點兒沒受李母在門外不間斷敲門的的影響,仍舊睡得香甜。
李三娘躡手躡腳起了,披著衣裳開了門,李母就在門外等著,她腳邊還放著一桶仍舊冒著熱氣的熱水。
“趕緊的,凈面。
弄完,我好給你梳妝,今兒個上人家家去,必得打扮的可人一些才好。”
李三娘沒有反對的權限,全權只能隨李母任意擺弄。
其實李三娘長得實在普通,也就因著自小沒受過苦楚,再因著是個女醫師的緣故,瞧著自有一股子與眾不同的氣質之外,就沒有什么了。
但在李母看來,自家女娘,只要好好打扮一下,還是十分清麗可人的。
李三娘前世也只是個普通長相的人,對于這世的長相接受良好,畢竟美人兒總是萬中無一的,大眾就都還是普通人嘛。
待得李三娘頭上被李母插好了簪子的時候,露珠兒也睡眼朦朧的從床榻上起來了。
剛睡醒的小娃娃最是可愛,李三娘一把把露珠兒抱到身前,狠狠在她的露珠兒額頭上香了一口。
“阿娘的大寶貝,睡得可好?
來,起來了,今兒個你阿婆要給露珠兒梳好看的發式呢。”
露珠兒本就是個愛美的小女娘,聽到這話,眼中的睡意一下子就跑了個精光,望著在銅鏡前站著的李母十分軟糯的笑了笑,又嬌滴滴的喊了李母一聲“阿婆。”
李母的心一下子就叫露珠兒這聲兒喊給叫化了,然后露珠兒就被李母好好打扮了一番,不光梳了好看的發式,還把李三娘早前給買的同給露珠兒新做的衣裳同色系的發帶給系了上去,又給露珠兒戴上了帶鈴鐺的銀手鐲,就是脖子上都被李母找了一個瓔珞(ygo)掛上了。
“阿娘何時去買的這瓔珞,倒是好看的緊,這珍珠色澤瞧著就正。”
李母好好的看了露珠兒兩眼后才回復李三娘的問題:“是這次中秋時房郎君送來的節禮之中帶的。
當時我清點的時候就看到了,想著這必是房郎君送給露珠兒的來。
今兒個你要帶她去那等人家的府上赴宴,估計個個門
李三娘心里自然沒有覺得這有什么瞧不起的,不過她在一旁看著,確實是覺得自家小女娘戴著好看,“阿娘不說這個,我都要忘了,早前的時候房郎君還曾送過露珠兒一串珍珠的手串呢。
不過那個倒是大了些,待得露珠兒再長個十歲,應是就能戴了。”
李三娘一開始心里并沒有想要帶露珠兒去宋家赴宴的打算,而且她自己其實也不怎么想去的。
這去宋家赴宴,頂多是能吃吃喝喝,再就是看看富貴人家的園子唄。
可李三娘曾經去過涼國公府了,估計全長安除了皇宮里的園子,梁國公府家的園子就該是最大、卉品類最多的了,是在長安城里數一數二的園子。
宋家在這上層的富貴人家里頭,是絕絕比不上國公府的,那想必他家的園子也就是那般的了。
此時賞多為菊、桂,李三娘對此也不懂得,只覺香氣濃郁的、長得鮮艷的、開的朵大的,那就是好了。
所以,李三娘認為有那去赴宴的時間和精力,真不如在家好好的陪陪露珠兒和李母、李大嫂;
有時間也可以同梁老醫師并邵陽小少年學習金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