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坐過來,與我好生說說阿娘她帶著阿弟離開了邊城后的事。”
“.阿婆就與阿翁成親,后生了二叔和小姑。
二叔娶妻后育有三子,小姑和離后帶著露珠兒回了家來。”
這邊關上的對于女娘再嫁這事兒實在是不學長安那些衛道士那般在意女娘的貞操。
畢竟一是女娘稀少,二是女娘能生育,三是邊關人少,娶了寡婦后雖然是要養寡婦帶來的兒女,但這兒女都是家里的一個勞力,甚少有不愿的人家。
所以,此時李大郎見在座眾人對于他說的李三娘帶女和離歸家這事并沒什么大的反應。
“露珠兒?是個小女娘么?
好啊,好,我這生了四個都是兒郎,大郎媳婦生的也是兒郎,我就想要個小女娘來疼。
好,好。”
之后,李大郎又細細碎碎的把李家的情況與眾人說了聽,當眾人聽到說李二郎已然進了官場,都很是震驚。
“厲害!
還未及冠就已出仕,這般厲害,前途無量,前途無量啊。”
這是來自郭團練使的贊嘆,萬副使在旁雖然沒說寫什么,但看那樣子也是覺得李二郎是個厲害的。
眾人待得聽聞李三娘成了長安城里
萬副使因著與郭團練使是過命的矯情,又是綁定在了一處,且萬副使并無子嗣,這才與郭家關系緊密。
但一般情況下,對于郭家的家事萬副使都是不會多嘴的,可這會子萬副使聽了李大郎的話后,他沒繃住,差點兒站起來,好生才忍住了,但仍舊高聲對著李大郎問:“竟是李家三娘子出的法子么?
我之前還感嘆過,這回這仗咱們靠著利器雖然得勝了,但仍有不少兵士受傷。
若是按著往常,十人里頭能活下來二三人已是幸事了。
可因著太醫署的新技法,說十之七八有些夸張,但十之五六都是能活下來的。
你我皆是軍中人,這戰場上能活下來的老兵那可都是寶貝!”
萬副使最后還是站了起來,他走到李大郎身前,十分認真的說:“這李三娘子當真大義大才,沒想到竟是自家人!
當得我一拜,為軍中兵士,為他們的家人!”
李大郎哪里能受這一拜,趕緊起身躲開了去。
就著李三娘的事兒,眾人又是一通好說,說到夜幕降臨,郭家二郎都從軍營之中騎馬歸家了。
李大郎這見了郭二郎自然又是一陣見禮,略說了會子話后,李大郎提出:“既已見到阿耶的親人,大姑母、大姑父,兒想要祭拜阿翁一番,盡兒孫之孝道。”
上香,躬身,叩首三拜,如此算是完成了今日李大郎的認親之舉了。
父權制社會下,女性的生存之路就是如此艱難的。
所以,這也是我寫本文的原因之一。
姐妹們,這世上只有你自己好好愛自己,好好照顧好自己的身心,你才能有余力去愛他人并接受他人對你的愛。
倘若就算沒有他人,一個具有飽滿內心、身體健康的你自己也能快樂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與諸君共勉。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