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策仔細看了牌子,拱手致意。
侯云策要了酒,與王樸邊喝邊聊。王樸是進士出身,后來又成為林榮幕僚,見多識廣,談話間旁引博征,出語不凡。侯云策對中原情況知之甚少,虛心求教。兩人交談甚歡。
從交談中得知,王樸奉陛下之命,到大名府進行勾檢。
侯云策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比部郎中為何職?”
他當皇子時才八歲,以后就逃到黑城,了解朝中六部主要官職,確實不清楚六部眾多屬官的職責。
王樸笑道:“侯郎是侯別駕的族倒,怎么不熟悉大林官制?”
侯云策道:“邊野之人,打獵為生,還真不熟悉大林官制。”
王樸道:“比部郎中是刑部尚書手下,掌勾諸司百僚俸料、公廨、贓贖、調斂、徒役、課程、逋懸數、物,周知內外之經費,而總勾之,凡倉庫、納、營造、傭市、丁匠、功程、贓贖、勛賞、賜與、軍資、器仗、和糴、屯牧,亦勾復之。”
從其職責來說,王樸正好管住劉七郎。侯云策大喜,便向王樸講了劉七郎之事王樸聽罷,并不表態,只是說:“酒后不談公事,我自會公事公辦。”
兩人喝罷出門,走出翠云樓的時候,恰好劉七郎正好朝里走。看見劉七郎,想起王樸身份,侯云策心生一計,故意假裝熱情地與劉七郎打招呼。劉七郎敷衍幾句,徑直進樓,與侯云策擦身而過時,斜眼瞧了王樸一眼。
“這就是劉七郎?”王樸回頭看了一眼肥胖的漢子。
侯云策笑道:“正是此人。”
送走王樸,侯云策三人出城回營。走了約兩里路,從轉彎處出來二三十人。為首的是一名僧人,手持禪杖,攔住去路,道:“可是侯云策?”
看到和尚,侯云策就知是萬壽寺之事,道:“正是。”
僧人用禪杖頓地,道:“施主做的好事,萬壽寺四十多僧人,被你一把火燒得干凈。”
侯云策諷道:“種下什么樹,結出什么果。”
僧人抬眼看了侯云策一眼,道:“施主之言大有佛意,本不敢擾,但事情重大,還是請施主跟小僧走一趟。”
話音剛落,侯云策、杜剛、陳猛同時抽刀提馬,欲硬闖過去。那僧人身手極快,一把抓住“風”的韁繩,“風”抬腳就往僧人身上踢,侯云策舉刀朝僧人劈去。
僧人往旁閃開,躲過人和馬的襲擊,舉起禪杖,朝馬腿打去。
(第三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