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將王騰驤此時率著一千多軍士趕到東城門城墻上。
王騰驤久經沙場,作戰經驗極為豐富,眼看侄子被射倒,并沒有過去看一眼,而是根據戰場形勢發出數道命令:
“放火箭,燒掉飛云梯。”
“拋下燕尾炬,燒掉轒轀車。”
“弓箭手,射殺城墻內的敵軍。”
“拋檑木、石塊,不讓黨項人靠近城墻。”
“鉤將手,將長木梯全部推離城墻。”
“弩手全部到馬面上去,集中力量射殺黨項軍的弓箭隊。”
幾道命令發出后,軍士們各依命令,緊張而有序去完成各自的任務,城墻上混亂的局面很快就得到控制,。
飛云梯本來是懸在半空中,里面的軍士依靠箭屋為掩護,向城墻上射擊。靈州軍的火箭戰術分為兩個步驟,數十名箭手先向飛云梯射出一輪特制油箭,油箭前端綁有一個小竹筒,竹筒里有火油,油箭射到飛云梯后,竹筒在沖力下會破掉,火油就流到飛云梯上。油箭發射完后,箭手再把點燃地箭支射向飛云梯。
四架飛云梯轉眼就成為半空中的大火爐,躲在箭屋內的箭手受不了烈火灼燒,顧不得箭屋高達十多米,紛紛從上面往下跳。
燕尾炬的前身是火檑木,用韋草灌油蠟制成,形狀如同燕尾,故稱燕尾炬,數十只燕尾炬被丟在門洞處。門洞處很快火焰四起、濃煙滾滾。
轒轀車內的軍士進入門洞后,正在猛劈懸門,只是因為懸門厚實,兼又包有鐵皮,黨項軍大力士們急切之間奈何不了懸門。不過,在大力士們奮力的劈砍下,懸門出現了一個個缺口。
燕尾炬的火焰燒不到大力士們,但是韋草灌油蠟后發出十分嗆人的濃煙,城門洞口很快全是濃煙,大力士們被嗆得實在受不了,被迫向外跑。此時,城墻上劈頭蓋臉砸下來的檑木、石塊和沙袋形成了一個死亡地帶。大力士們剛沖出門洞,就被砸倒在城門外,不斷落下的檑木、石塊和沙袋,把東城門死死封住。有兩名大力士見勢不妙,退回門洞,很快就被濃煙熏得昏迷在地。
馬面是城墻上的一種特殊設施。
陡直的城墻雖不利敵軍攀爬,但同時也會增加城下死角的范圍。馬面為解決死角問題而應運而生,馬面突出在城墻外側,與城墻合為一體,上面設有供士兵作戰、休息的戰棚。東城門兩側各設有一個馬面,弩手得令后,全部集中到馬面處,不斷用腰張弩、臂張弩向城外射擊。
每個馬面還設有兩架床弩,站穩腳跟的軍士們調整好床弩的角度,數支弩箭射向城外。
東城門處的黨項軍士們前仆后繼地沿著登城道向城墻沖擊,數次沖破敵人防線,沖上了城墻,可是,很快就被城墻上人數占優勢的靈州軍擊殺。
城墻上的靈州軍在渡過短暫的混亂后,重新組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