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重回酒席坐定。氣氛一時有些凝滯。
侯云策最先說話,道:“聽劉郎說起。石山開辦了六年義學,還建有石山學院,孤懸草原而是不丟失傳統,里奇部真是了不起。”侯云策這個贊譽出自真心,里奇部以區區一萬之眾,經百年不衰,反而成為草原上的強悍之族,確有其獨到之處。
“我們在靈州也辦有書院,但是一直缺教師,石山書院已有百年歷史,力量雄厚,遠非黑雕軍書院可比,在下冒昧,想請石山書院派一些教師到黑雕軍書院任教,幫助我們把黑雕軍書院辦好,多為黑雕軍和靈州培養人材。”
經過大武內亂,中原早已斯文掃地,讀書人的地位日落西山,成為武人附庸,反而是處于草原地里奇部,在石山內開辦義學和書院,全族都通文字,素質之高已超過中原,柳紅葉很以石山書院為傲,侯云策此言,恰好騷到柳紅葉的癢處,他略一思忖,看了柳江清一眼,道:“犬子就在石山書院任教,如若不棄,可讓江清帶領十人到黑雕軍書院當學員。”
劉成通到進入過石山,知道石山書院教師都是出類拔萃之人,柳江清二十多歲,能在書院任職,定是了不起的人才,不禁多看了柳江清幾眼。
“柳郎能留下來,那當然最好不過。”侯云策話鋒突地一轉,道:“里奇部人才濟濟,但是,里奇部畢竟囿于一地,人才如此之多卻發揮不了作用,實在有些浪費,我有兩個建議,一是可選拔一些子弟到黑雕軍中任職,或到靈州、同心城、西會州、靖遠等地任地方官,二是可以選拔一些優秀人才,由我保送到京師應試。”
石虎和侯云策推誠布公地談了一次以后,雖然仍舊寡言少語,沉重的心理負擔卻放了下來,他在心中一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向來是讀書人的志向,里奇部出自江南士族,很難拒絕這樣的建議。如若里奇部人才參加朝廷考試,以侯云策當朝宰臣的地位,必定有不少里奇部族人能進入了朝廷,這些人自然對侯云策忠心耿耿,成為侯系中堅。
石虎不由得對侯云策天衣無縫的安排深感佩服:如此老謀深算的好計,侯云策談笑間就提了出來,當真了得。
柳江清素有大志,里奇部有不不飽學之士,苦于石山條件,只能終老山林,現在一扇通往外面廣闊世界的大門被眼前之人輕輕就推開了,柳江清禁不住反問道:“節度使愿意保舉里奇部族人到京師應試?”
侯云策已看到了柳江清眼中射出的焦灼光芒,很自信地笑道:“那當然。”
劉成通是進士出身,笑道:“靈州地處邊地,老百姓性情剽悍,但是文風不盛,近二十年沒有中過進士,朝中靈州籍官員鳳毛麟角,里奇部族人若能夠參加禮部之大考,定能為靈州增光添彩。”
柳紅葉、吳越州再次對視一眼,柳紅葉長嘆道:“若里奇部地飽學之士聽到這個消息,定會涕淚橫流。”
吳越州突地猛拍胡桌,悵然道:“節度使如此深明大義,在下佩服萬分,唉,廉縣城外的兩千里奇軍士死得真是冤枉,這一筆帳要算在耶律大光頭上。”
(第二百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