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園全是濃密花草樹木,樹木中,有一間極不起眼地小屋,小屋里一口水井。
家將道:“水井中側壁有一個洞口,耶律大人就藏在下來,我們趕緊下去。”說完就順著井繩滑了下去。韓德讓也緊跟著滑了下去,當滑了十六個人的時候,大林軍終于翻過了前院。
鐵騎軍左廂軍士為了給主將報仇,急于破門。他們沒有找到撞車,打不開堅固異常的木門,就尋了十幾架長梯到耶律社的院子,他們在前院被射殺了不少,見里面契丹人弓箭厲害,不敢強攻,就轉到后園,沒有想到在后園也受到了契丹軍士攻擊,大林軍軍士見契丹人全部往后面跑,又抬著梯子退到前院,這一次翻墻果真沒有受到攻擊。
在后面押陣地親衛頭領恝思聽到前院大林軍的喊叫聲,抽刀猛地砍斷井繩,道:“我們沒有時間下去,和大林軍拼了。”說完,帶著剩余的二十幾名沒有退路的契丹軍士朝著大林軍沖了過去。
韓德讓來到井壁,順著一個小洞爬了過去,小洞深處有一絲亮光,小洞越向里越寬,最后韓德讓可以完全站起身來。
亮燈處已是一個可容二十幾人的小廳,只見一名中年人端坐在其中,衣服佩飾絲毫不亂正是幽州左平章政事耶律社,他見到渾身是血的韓德讓,“哈、哈”笑道:“韓將軍,我們真是有緣啊。”韓德讓的父親韓匡嗣和耶律社曾經同在上京為官,兩人私交不錯,韓德讓私下和耶律社見面,都是執晚輩之禮,故而耶律社有此說。
耶律社曾是耶律德光極為信任的大臣,擔任過北樞密院知樞密副使事,耶律德光死后,契丹貴族內爭不斷,相互之間搏殺極為殘酷,耶律社被血腥的屠殺嚇得心驚肉跳,自愿來到幽州,當了幽州左平章政事,想避開上京權臣們的爭斗。
來到了幽州,耶律社建高墻以自保,另外費了數年時間,挖了一條地道,直通城內的亂墳崗,地道內有良好的通風設備,連接城內數口水井,又備足了糧食,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在洞內生活數月沒有任何問題,這是耶律社給自己留的逃命之道。
在大林軍炸斷城墻以后,耶律社斷定城不可守,就帶著全家人下到了井中,只留下了一名武藝高強、忠心耿耿的家將留在井口外,觀察著事態發展。
韓德讓喝了一口水,心情漸漸穩定下來,他道:“上面還有二十多人沒有來得及下來,不知是否暴露這個洞口。”
耶律社微笑道:“不妨,入洞口極小,我備有斷路石,斷路石一放,就算千軍萬馬也進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