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三首歌全部都已經定下了,所以接下去的工作,完全可以一起推進。
于是第二天,秦藝除了跟范老、文三行一起討論那兩首國風的編曲外,也時不時抽空跑到李江南、葛軍那兒去,跟他們一起討論另外兩首歌的編曲。
編曲其實只是第一部,接下來的問題還有舞臺效果以及遴選適合唱這些歌的歌手。
按照方華的要求,音協的幾位副會長、理事,都已經把各自推薦的歌手名單報上去了。
但這也只是備選。
這場歌會,華夏、霓虹、高句麗都要派出六組歌手,唱六首歌。
三天之后,音協就有個評審會,會最終決定上什么歌,用哪些歌手。
李江南、葛軍等人都認為,秦藝的三首歌,過審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
關鍵在于,讓誰唱。
往年,這種事基本都是音協指定的,沒人敢違抗。
但是今年,李江南和葛軍覺得,必須跟秦藝商量下。
畢竟,人家已經放棄了署名權和著作權,要是連讓誰唱都不跟他商量,對他也太不尊重了。
更重要的是,現在這三首歌,很可能關乎一場大名利。
這很好理解,在年年都慘敗的三國歌會上,如果華夏樂壇,真的憑借這三首歌打了一個翻身仗,那么三位演唱者,勢必會受到英雄般禮遇。
這種榮譽,甚至連國內的金曲獎也無法比擬。
而這種關注度,也遠遠不是炒作什么人設、緋聞,或者搞什么熱搜能達到的。
到時候代言、商演、綜藝各種邀請,會像雪片一樣飛來。
榮譽、金錢、地位,齊齊加身,且起碼能持續一年。
哪怕是普通歌手,也能瞬間躋身于炙手可熱的一線行列。
而這只是在華夏歌壇的影響。
要知道,三國歌會雖然只有三個國家參加,但已經代表了亞洲的最高水準,所以每年的三國歌會,都是全亞洲矚目的盛事
歌會,會通過網絡及衛星電視,向全亞洲直播。
可以說,誰能在三國歌會上大放異彩,誰就必然會得到全亞洲的關注。
不說成為亞洲巨星,起碼在亞洲樂壇混個臉熟肯定是有了
而這對于很多孜孜不倦想沖向亞洲的華夏藝人來說,可遠遠比賺錢更有誘惑力
關乎這么大的名利,怎么可以不跟原創商量下呢
基于此,午飯過后,李江南、葛軍、文三行三人,就拉著秦藝坐在樹蔭下,聊起了這個問題。
傳奇給陳菲兒唱,這個已經定下,所以沒什么好討論的。
討論的焦點,就集中在滄海一聲笑和動物世界上。
“滄海一聲笑你就自己唱吧”,李江南對秦藝說道,“你在聽風亭的演出我們都看了,無可挑剔”
葛軍立即點頭道,“沒錯,這歌別人還真未必唱的了,就你那味兒是最正的。”
秦藝不反對。
畢竟他要搞錢,而在三國歌會上混個臉熟,搞錢就會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