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覺得好,回頭他可以再給快音公司也拉一車去!
主打的就是一個“撲面而來的熱情”,讓你都不好意思張口拒絕。
秦老狗能怎么辦?
雖然真心覺得沒必要引
入那些戰略上幫不到忙的股東,但他還真是吃軟不吃硬的性子,于是只好敞開大門,讓他們進來了。
不過,會議正式開始后,秦藝也不著急談正事,而是先在會議室,用投影播放了剛剛剪出來的《瘋狂的石頭》。
無論怎么說,還是要先展示下實力,讓大伙兒的信心提振下比較好。
果然,放映的過程中,笑聲不斷。
就連廖恒生、范定義這兩位不茍言笑的大佬,也放聲笑了好多次。
待放映結束,基本上氣氛也就到位了。
“秦總,你先交個底,這個片子總投資多少?”夏英明問道。
“差不多1個億吧。”秦藝隨口說道。
但是他身邊的本片導演邵先民立即補充道,“秦總給了1個億,實際上還有九百多萬的剩余。只花了9000萬左右。另外,在不影響本片質量的前提下,我們引入了兩個廣告植入,總計五百萬,那么也就是8500左右的投資。”
在這個動輒投資幾個億的時代,區區8500萬的投資,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小成本電影了。
趙明輝說道,“投資不大,但是‘笑果’很好。我大膽預測下,如果正常上映,這個片子至少6億票房。分成之后,制作方至少能拿到兩億多,120以上的回報率是能保證的。”
眾大佬微微頷首,國產電影中,這個回報率已經是很高了。
當然,跟其他生意比就更高了,這年頭除了刑法里列的那些,還有幾種生意能有一倍多的回報率?
留著八字胡的林占雄立即點點頭,不失時機地捧了一把,“想不到秦總不光能把唱歌、綜藝做到極致,連影視方面都有這樣的造詣,看樣子三人行成為亞洲最頂尖的演藝公司,是必然了!”
汪行長不甘示弱,連忙跟進,“這的確令人意外。我認為,全亞洲的演藝公司里,應該找不出秦總這樣對每個領域都能精通且深耕的掌舵人了。”
秦勤、夏英明等人笑瞇瞇地看著這兩人,心想這馬屁你們能拍就多拍點。
反正他們是拍不了,畢竟實在太熟了!
有時候哪怕真的覺得秦藝很淦,最多也只能給句“挖槽”,“你牛逼”之類的評語,過于肉麻的話,不光他們自己不好意思,恐怕秦老狗聽了都會老臉一紅,罵他們發什么神經。
總之一句話,對于了解秦藝的人來說,這家伙牛逼是應該的,不牛逼才是不正常!
秦藝聽完兩人的話,卻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顯然,這個馬屁他不是很滿意,尤其是趙明輝說的什么“6億”票房。
要是能正常上映,這片子才6個億的票房的話,那他就該跟藍星上的原班制作人馬磕頭謝罪,再自掛東南枝了。
開玩笑,這部電影可是藍星上的華夏電影界“大喜劇時代”的開山之作!
正是在《瘋狂的石頭》之后,華夏無數電影人看到了喜劇的市場,此后才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國產喜劇電影。
也締造了,低成本喜劇片,卻頻頻打破各種票房記錄的光輝時代!
不過,這也不能說趙明輝他們不識貨。
畢竟,在這個世界,喜劇電影的春天,似乎還沒
有像藍星上那樣到來。
眼下這里的電影界,要想取得高票房,一般只能走兩個路子。
一種是玩大制作、大視覺、大明星的“三大”效應,這類以好萊塢等進口大片最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