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有蛇道,鼠有鼠道。
在這江面上,最了解那些水匪狀況的人,既不是水上的漁民,也不是進剿水匪的官軍,而是他們的同行。
在楚天秀開口吩咐了幾聲,承諾自己不取這些水匪的性命之后,他們就如同倒豆子一樣,將自己知道的所有關于水匪同行的消息,一股腦的告訴給了楚天秀,讓楚天秀對大江里的水匪們,算是有了真正的了解。
在這江面上面,水匪的數量多如牛毛,類型也多如牛毛。
有的是平日里寄身于潘陽湖,洞庭湖,平日里待時而動,專劫大商戶的“湖匪”。
有的是藏身于蘆花叢里面,專劫那些小商小戶的“蘆匪”。
有的是出身于漁民,半漁半匪的“漁匪”。
還有的,則是在大隋三征高麗失敗之后,敗兵潰兵組成的“兵匪”。
但是總體而言,江面上水匪按照規模大小,一般分為三種。
第一種水匪就是如同這伙漁民一樣的“小寇”,有那么幾艘小船,人數從幾個,十幾個到幾十個不等,平日里只能劫些過往的普通商客,做些沒本的小生意而已,而在江面上這樣的“小寇”的數量也是最大的,少說也得有幾百上千股,
第二種水匪的規模要大些,不僅手下的船只的數量會多一些,手上更有載重量幾十石,幾百石的大船,而且在岸邊,或者江心的小島上面,存在著水寨作為基地,幾類于水滸傳里“白衣秀士”王倫坐鎮時的梁山水寨。
第三種水匪,那就更了不起了。它們中規模最小的那種,也能以幫派的形式占據一大片江面,堪稱一方豪雄。
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跟“竹花幫”一樣位列八幫十派的“大江會”,“鐵騎會”,規模最大的那種,甚
至都不應該稱之為水匪,而應該稱之為“義軍”,而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江淮的“袖里乾坤”杜伏威和海陵的李子通。
在這江面上的勢力,那些真正的“大寇”,楚天秀一般是招惹不起,畢竟現在的他可還打不過那個已經是宗師境界的“袖里乾坤”杜伏威。
就算退一步來講,他能夠斗得過,也沒那個必要。畢竟現在的他,尚且還是積蓄力量的階段,還沒到站在整個天下的大舞臺的時候。
所以現在的他,更適合拿一些中等規模練練手,吞噬它們作為自己的給養,那是再好不過了。
所幸如今天下大亂,長江水道上面的水寇不計其數,在楚天秀細細地拷問了這群小水賊后,從他們口中了解了周圍江面上的行情之后很快就鎖定了最適合動手的目標。
這是一伙中等規模的水匪,人數都在兩三百余人上下,在江邊有個固定的水寨,不僅打劫過往江面上的客商,還會侵襲周邊的漁村和鄉鎮,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哪怕是在水匪這個行當里面,名聲也算是比較差的那種。
楚天秀之所以第一波就選擇這伙人,倒不是因為自己想要替天行道,行俠仗義,而是因為這一波水匪,不僅規模較大,而且離他現在的位置比較近,更是有明確的老巢,收拾起來最為省心。
所以他就沒怎么猶豫,便開著自家的商船和自家的人手,帶著三十個新俘虜海賊精壯,一發向那個水寨的方向殺了過去。
他們這一伙人朝著青龍寨的方向駛過去的時候,那真是大搖大擺,半點掩飾都沒有。
于是還不等他沖到江邊的水寨處,便有兩艘要比他座的這艘商船要要尖窄一些,但長度則多了丈許,在機動性上占了上風的戰船一左一右的飛馳過來,將他的這艘商船一左一右包夾住。
顯而易見的是,這一伙水匪盯上了自家的商船,把楚天秀一行人當成了獵物。在充沛的陽光下,楚天秀一行人清晰的看見,對方甲板上每船站了數十人,人人彎弓搭箭,持著釣竿等鎖船的工具,來回奔走,聲勢洶洶,顯然要比楚天秀剛剛抓的那伙小賊專業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