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在當今天下,固然起義軍無數,李密,杜伏威,竇建德,都算是雄霸一方的諸侯勢力。
但是論及最強者,終究還是今日的隋朝皇朝。如今唯一一位能稱得上是皇帝的,還是那位自從遷都到江都揚州之后,就變得渾渾噩噩,幾乎喪失了勇氣和信心的隋煬帝楊廣。
別的不說,光是他麾下的二十萬精銳禁軍,便是他最大的本錢。
這二十余萬禁軍,乃是以天下財力供養,真正脫產的職業化軍隊,乃是此時中原最強大的力量更是楊廣維持帝位的最大本錢
若沒有宇文化及弒君之事,光憑借著這支禁軍便可壓制得李子通、杜伏威、輔公佑、沈法興等人統統撲街,永遠也出不了頭。
隋末真正的大亂,也是從楊廣被殺,禁軍號令混亂,在完全不具備條件的時候下,貿然北上與瓦崗硬拼,兩敗俱傷之后才開始的。
實際上若非宇文化及名分不正,內部不和,大隋禁軍怎么會被瓦崗李密放倒縱使他那時已經打下興洛倉,能收百萬難民都是不行
李密縱使暫時擋住了兵鋒,自身也是折損頗重,最后居然被勢力、名氣都不如他的王世充擊敗,不得不投降李唐,從而徹底失天命。
一南一北兩股最大的力量都被消耗,李閥卻占據關中沃野千里之地,又有潼關之險,閉上門發展就是,方才早就了天命所歸的奇跡。
楚天秀的手上的確有些本錢,如果他不顧一切的拼老底,那么的確能夠抽出十萬兵卒,但他拿這些士兵南下江南,攻取江南諸郡,尚且還可以,但若是想要憑這些兵馬跟楊廣死磕,那就是找死了。
莫說他最多只能拼湊出良莠不齊的十萬兵馬,就算他手上有二十萬,三十萬的精兵強將,也未必能強行拿下江都,反而很容易地陷入爭霸天下的血肉磨盤里面,一跟頭折進去。
更不要說,理論歸理論,楚天秀若無必要,又怎么可能夠孤注一擲,完全放棄可以自家帶來源源不斷的海上利益的海外領土,自己手上掌握的最大本錢。
故而他必須把一半的兵馬留在海外,用以對抗,鎮壓高句麗的軍隊,以及維護夷州,甬東,呂宋,琉球,五島列島等海外領土的治安之用。
如此形勢下,由不得楚天秀不小心行事,如履薄冰,必須選中那個最合適的時機,驟然暴起。
楚天秀早就下定了決心,自家真正起大事的日子,只會是大業十四年,四月十一,也就是在楊廣被宇文化及誅殺,殞命于江都的那一天。
簡單來講,便是楚天秀打算在宇文化及掀起江都內亂,誅殺隋煬帝之時動手,立即趁亂出兵攻打江都,拿下這座天下三都之一,鯨吞大隋皇朝最后一點基業為家底。
自古以來,兵強馬壯者為王
歷來以北統南易,以南統北難,的確有人口與糧食方面的原因,但是最關鍵的原因,其實就是兩個,一是南方人體質相對羸弱,二是南方不產馬,故而沒辦法培養大規模的騎兵。
但若是楚天秀能完整的拿下江都,吞下隋朝的幾十萬禁軍,然后挾太后以令諸侯,那么他就好似魚躍龍門一般,直接立于先天不敗之地,直接成為天下棋盤里的真正下棋者。谷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