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急行
秦瓊率領著胡豆洲六千屯兵,悄然乘船度過長江之后,便朝著東海縣的方向奔襲了過來,甚至因為此行太急,而路上攜帶不便的緣故,使得他此行僅僅帶著六架扶梯,以為攻城之用。
這一路趕來,秦瓊的心中其實也有些沒譜。
他的領兵手段的確高超,足可稱是當世名將,而他手下的這些屯兵,也都在高句麗見過血的老兵,故而李子然通縱擁兵兩萬,兵力是他的三倍,可如果讓他當年鑼對面鼓的在平原上野戰,他也有幾分獲勝的信心。
但若是讓他出兵攻城,卻真是有些難為人了。
孫子兵馬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
在正常的戰爭中,守城的一方占據絕對的優勢,除非攻方有五倍以上的兵力優勢,否則很難將城池攻克下來,更不要說秦瓊的手上,并沒有足夠的攻城利器了。
故而在來到海陵城之前,他心里還有了一個謀算,想要在兵臨海陵縣之后,便示敵以弱,引誘李子通跟他野戰,否則他真的沒有必勝的信心。
除此之外,他心里還有點引誘,那就是他現任的主公在七天之前,便悄然趕往了海陵縣。
若是他沒有猜錯,自家主公的目的,應當是想行博浪一擊,刺殺李子通,施行斬首戰術。
這個法子若是成了,那固然不錯。但是身在敵城中,刺殺敵軍首領的難度,卻可以用難若登天來形容。
秦瓊此時甚至都有些擔心,唯恐楚天秀不僅刺殺不成,更是因為身份暴露,陷到海陵縣里了,那他這一行,就是自投羅網了。
盡人事,知天命。
在秦瓊縱然不信命,可在這一路行軍的過程中,卻也不由得生出了這樣的想法。
但是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在他殺到海陵縣城下之后,見到的卻是一個十分古怪的場景。
遠遠地他就看到,楚天秀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面,左手持著一桿馬槊,右手拎著一個披頭散發,半死不活的俘虜,以一個不遲不緩的速度,奔向一處陡坡,奪路而逃。
在他的身后,則至少追著上萬名張牙舞爪的兵卒,有的士兵武備齊全,身上還穿著鎧甲,帶著頭盔,但有的人可能是嫌熱,竟然連上衣都脫了個干凈,拎著一把鋼刀,裸著身子向前奔跑。
這般有些滑稽而又古怪的場景,讓秦瓊呆愣了片刻之后,方才大聲喊道
“主公在那擊鼓,出擊,營救主公”
在一聲大喝之后,秦瓊一馬當前,朝著那支兵馬的方向殺了過去。
他之所以這么做,首要的目的的確是營救楚天秀,但也是因為他看到了一個獲勝的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