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般數量的傷亡損傷,卻也是極為有價值的,在投沙兵更是紛紛上前,一扔下沙包就又向回走,反復的投擲沙包之后,使得護城河里面的泥土越積越多,最終徹底堵死護城河,鋪開一條大道。
第一條攻城路線鋪起之后,
東海城的確是一座守備齊全的大成,但終究不是襄陽,長安,江都一般的雄城,否則若是換成襄陽城的那種平均寬度在六十丈左右,最寬的地方達到百丈的水上要塞,那么他就算花上七天七夜的時間,晝夜不停地填喝,怕也只是杯水車薪,無能為力。
“沙包兵該持云梯!攻城!第一個登上東海城者,賞黃金千兩,官升三級!先入城內的三十人,均賞黃金百兩,官升一級。”
楚天秀眼見得護城河被填之后,不由得大喜過望,大聲命令道。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在這高昂賞格的刺激下,登時讓淮南軍的軍事士氣大振,一個個高舉著云梯,朝著城墻的方向飛奔了而去。
在一陣陣箭雨的掩護下,一個個云梯在城墻上搭起,無數殺紅了眼的士兵紛紛順著云梯,攀沿而上。
但是很快,這幾架最先搭到城墻上面的云梯車很快被守軍用撐桿叉翻,接著巨石滾木砸下,城墻下頓時死傷一片。
從午時開始,淮南軍以兩千人為單位,分成五批各,一波波的攻向城墻,使得喊打喊殺聲,響徹一片,以至于戰場上遍地殘尸,血流漂櫓,以至于每一批的沖殺,都有上百尸體伏尸在地。
不僅楚天秀這邊是如此,負責佯攻的秦瓊,左孝友,同樣也是進攻不利,傷亡摻重,損失極大。
不過,這很正常。
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所有的戰爭之中,攻城戰無疑是最慘烈,最殘酷的戰爭模式之一,戰爭強度和烈度,幾乎僅次于逐城巷戰。
如同東海城這樣的大城,莫說攻城一天,就算花上十天,半個月的時間,乃至數個月的時間,方才動手將這座城市拿下,卻也能稱得上是一場勝利。
“軍師,即刻起,先由你來代行軍令!接下來,我要親自率兵沖上一沖,于日落之前,拿下這座城池!”
楚天秀抬頭看看天,發現此時天色已經發昏,若是在登上幾刻鐘的時間,使得天上的太陽徹底落地,那么今天這一仗,也就只能打到這里,只能鳴鑼收兵,回去休整一番,明日再來攻城了。
而這,自是楚天秀不愿見到的局面。
兵貴神速,楚天秀日前的時間,看似充裕,但其實緊張得很,使得他根本沒有太多的空閑去跟這么一座孤城死磕,故而他便打算親自出手,試一試這東海城的成色。
填河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