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八王之亂,國力大衰,五胡亂華,殺人如麻,使得大漢民族陷入空前的危機之中,使得異族統治中原,占據了華夏神器。
在這個基礎上,便有了胡人的統治階級,也就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誕生,它起源于代北武川,初建于關中,而其代表人物,便是西魏的八柱國,縱然北方前后歷經西魏、北周、隋、唐等數朝,但實際上都只是八柱國之間的權利交替,未曾流落外人之手。
若是具體點來講的話,那么關隴貴族的存在,可以等同于東漢末年的世家,明清末年的閹黨和東林黨,屬于那種掌握了大量的人才,金錢,土地等生產資料,掌握了一個國家命脈的壟斷勢力。
當然,如果僅僅將關隴集團,貶斥為胡人的聯盟,其實也是不準確的。這個聯盟的存在,其實是由兩部分組成——
漢化的胡人,以及胡化的漢人。
前者的代表,乃是當今的大隋朝,楊廣所在的楊家,其實是從漢朝以來的名門望族,甚至是那種曾經四世三公的最頂級名門世家。
只不過,在五胡亂華之后,北方的漢人世家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以至于楊堅的父親楊忠也不得不俯首于胡人之下,投靠了西魏的權臣宇文泰,然后經過兩代人的努力,最終讓楊堅起勢,奪得天下,讓天下復歸一統。
當然,楊堅的上位,也使得關隴貴族受到了空前的打擊,這位雄才偉略的皇帝一統中原之后,幾扳斧頭下去以后,狠狠地砍在了關隴貴族的頭上,幾乎打斷了一個胡人軍事聯盟的脊梁骨。
說到底,關隴貴族也只是一個軍事集團而已,在一個大一統皇朝的開國皇帝的全力出手,在強的世家豪門,也都會變成魚腩。
但是關隴貴族奈何不得楊堅,卻能奈何得了楊廣,在關隴貴族的暗中聯手之下,直接使得楊廣三征高句麗的時候,除了來護兒,張須陀等漢將傾盡全力以外,其他的胡人將軍,都在暗地里拖后腿,甚至于大批的勛貴子弟,直接支持楊素之子楊玄感造反,以至于將整個大隋朝給拖垮了。
不客氣的說,如果不是掌握了北方軍政大權的關隴軍事集團的仇恨和對立,拼了命的拖后腿。
那么大隋朝或許會亡,但多半也只會在楊廣如同當年的秦始皇一般,病死,老死之后,傳位到隋三世之后,方才會如同當年秦朝一般,才會讓大隋朝被蟻多咬死象,亡于無數流民起義軍的憤怒反擊之下。
李閥,則是另一種情況,乃是漢化的胡人。
盡管李閥一直聲稱自己是漢將軍李廣的后人,并且把譜系推到圣人老子那里,但是這種追認祖宗的行為,這反而證明了李家來歷不明,如是真的有淵源可傳,以當時重視家世的傳統來說,豈會如此含糊不清?早就祖先八代都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若說李閥完全獲得了關隴貴族的支持,卻也并非如此,至少宇文閥和獨孤閥這兩大關隴貴族勢力,尚未將李閥放在眼中,但是在李淵拿下長安,獲得關隴之地之后,自然便獲得了這片土地上的大小關隴貴族的擁護,成為了那些關隴貴族的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