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如此,哪怕楚天秀既有虛行之這位國士的輔佐,又在拿下了江都郡后,直接獲得了以大儒虞世南為首的一部分隋朝官吏的效忠,他也有點吃噎住的感覺,沒辦法立刻將這些地盤給消化干凈。
這,其實也是楚天秀忌憚李閥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李閥已經獲得了關隴貴族的全力支持之后,他便獲得了一個源源不斷的龐大世家人才庫。
只要李淵需要,那么就算李閥將整個北方給吞下肚子里,都不會存在人才匱乏的問題。
不僅如此,楚天秀胡亂發布的那些圣旨,雖然將大隋朝的威信削弱了不少,但卻也讓天下各方勢力,曉得了“正統名分”的厲害。
李閥的情況還好,哪怕楚天秀針對它的設計最多,下的手也最狠,但是因為李閥比較血厚,而且明面上還有個偽帝楊侑,尚且還能夠扛得住,但是其他路被楚天秀狠狠針對的諸侯勢力,卻頗有些苦不堪言的感覺。
譬如說那位明明是漢人,卻心甘情愿地做了突厥干兒子的劉武周,他最近便是事事不順,先是原本有些歸降與他的另一支義軍的領袖宋金剛,忽然受到了大隋的冊封,成為了馬邑郡太守,反過來跟他為敵,直接救出了被他圍困在雁門的隋將陳孝意,給他平添一大患。
更加凄慘的,則是巴陵的蕭銑,他才剛剛起兵反隋,潁川賊沈柳,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旅帥鄭文秀等隋將,紛紛收到了來自于江都的圣旨,要么將其任命為總管,校尉等職,將他們大肆封賞一番,直接將蕭銑南下北上的道路都給堵死了,直接將他困死在巴陵郡內。
在這么多血淋淋的例子的警告下,使得原本一些已經起兵的舊隋軍閥,馬上改弦更張,至少也表示自己會在名義上遵從大隋,并且紛紛派使者到江都,想方設法的想從楚天秀手中討要一份詔書。
一時間,四方賓客匯于江都,使得楚天秀馬上成為人人爭搶的香餑餑,幾乎每天都有乘車裝載的禮物,送達楚天秀的府邸,討他的歡心。
長安有訊,河北有訊,山東有訊,江南有訊。
在楚天秀接著隋煬帝被宇文化及誅殺的機會,拿下江都之后,掌握大隋朝堂之后,僅僅只是十天的時間,便令天下的形式,瞬間為之一變。
哪怕楚天秀對楊廣的死因秘而不宣,僅僅說其實暴病而亡,但只要是有點見識的人,自然會知道這位暴君因何而亡。
他這一死,雖然并沒有如同歷史上一般,立即拉開了天下大亂的序幕,但卻讓全國各地的豪杰已經聞到了大隋覆滅的味道,都被野心趨勢著,開始不斷擴張與發展。
本已霸地稱王稱帝的,故是趁勢擴張地盤,原為隋官又或正采觀望態度的,則紛紛揭竿而起,成為一股股地方性的勢力,保障自己的城鄉家園,使得整個天下,逐步亂成了一鍋粥。
根據楚天秀了解的情報,出現異動的有——
巴陵幫蕭銑起兵反叛,迅速拿下巴陵郡,自立為梁王。
吳郡郡守沈法興起兵反叛,拿下吳郡,余杭二郡,自立為梁王。
涿郡羅藝原本也有意反叛,自立為王,不過在收到楚天秀加急送過去的那一封封他為幽州總管圣旨之后,便熄滅了自立的心思。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相比于那些費心盡力,自行打天下的各方諸侯,今日的楚天秀,方才是吃蛋糕最多的那一個。
哪怕楚天秀依舊有些擔憂,擔憂李閥的勢大難制,但是他的那些煩惱,其實都是一些幸福的煩惱——
在楚天秀拿下江都,擁立了趙王楊杲為皇帝,掌握大隋的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后,他就已經成為了當世最強大的那一方諸侯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