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直相傳,和氏璧,楊公寶庫,二者得一,可得天下。
楊公寶庫的存在,好似在它上面籠罩一層天命的光環,具有無可替代的象徵意義。
哪怕楚天秀成立了以尋找楊公寶庫為己任的金錢盟之后,并不曾真正的宣布,自己已經得到了楊公寶庫的財寶,但是那一船船從海外運回來的金銀財寶,以及糧食,兵器,香料,卻無一不“證實”了這一點,故而大凡是有心的“聰明人”都能夠猜出,楚天秀至少也已經取出了大半個楊公寶庫。
這樣的傳聞,已經傳的有鼻子有眼,尤其是楚天秀拿下江都之后的所作所為,更是驗證了楚天秀的這一層“天命”的存在,也正是因為這一層天命光環的存在,方才深刻的影響到了河北,山東,江南等地的小股義軍和半獨立的郡縣,讓他們紛紛投靠楚天秀。
一時之間,楚天秀的聲勢赫然變得一日重過一日,迅速取代原本的瓦崗寨李密,成為了天字第一號諸侯。
不客氣的說,如果瓦崗寨李密不能再進一步,迅速擊敗來護兒麾下的十萬大隋驍果軍,然后動兵拿下洛陽,那么最多一年半載,他定會敗亡出局,再無爭得天下的可能。
關隴李閥雖然拿下了河東之地和關隴之地,獲得天下形勝之地,但是如果他不能迅速平定李軌,薛舉,梁師都,劉武周這四路諸侯,繼而拿下巴蜀,河北這兩塊重要地盤,那么縱然手握關中,卻也只是冢中枯骨罷了。
瓦崗寨李密,李閥都是如此,那就更不要說河北竇建德了,這位正史上的河北王,原本最有可能跟李世民爭天下的英雄豪杰,此時卻面對遭到孟海公,李靖,羅藝三路大軍圍攻的窘境之中,時刻有敗亡之厄。
此時此刻,如果將天下分為十石,那么楚天秀已得五石,李淵得一石半,李密得一石,竇建德,蕭銑,林士宏三人均得半石,余者合分剩下一石。
在這種局勢下,楚天秀的聲威,自然頗有一種繁花似錦,烈火烹油的形式,以至于不僅各地紛紛有鳳凰出世,黃龍現世,麒麟躡步等大祥瑞,甚至于在明里暗里,還有不少人向楚天秀遞來了勸進書,頗有大隋失德,丞相勉勵之的味道。
稍稍有趣的是,在一眾勸進的人之中,還有一個很特殊的人物,那便是那位新晉的大隋蕭太后,她渾不像那位還沒有搞清狀況的小皇帝一般的渾渾噩噩,反而頗有幾分清醒,使得她幾乎是明示楚天秀——
大隋已失天命,丞相若有愿,我當親自罷黜天子,將皇位禪讓于丞相!只要丞相能保全先皇的最后一點骨血,那么不管你讓我做什么,我都欣然而往。
千奇百怪,林林種種的想法,自是不一而足,使得楚天秀無奈之下,不得不將在暗地里通了通氣,表示如今時機未到,自己還不能直接代隋而立,并且親自動手,好好殺了殺江都內部的那些邪風邪氣,方才讓朝堂稍稍穩定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