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清惠落到慈航殿的大殿之中,可以用大殿的墻壁作為遮掩物之后,方才停下腳步,這才有機會回頭看向那一邊的局勢,發現自己的愛徒師妃暄已經遭到重創,跌落地上,生死不知,不由得開口驚呼道。
師妃暄乃是梵清惠的愛徒,也是她精心培養,讓她最為滿意和驕傲的繼承人,甚至于她之所以能夠以和氏璧為餌,散布慈航靜齋將要代天選帝傳聞,布下這么一個驚天大局,也是基于她對自己這個弟子的自信。
外人或許不知,但是真正主持此事的梵清惠豈會不知,對于慈航靜齋來講,代天選帝的這一手,即是一招妙棋,也同樣是一招險棋。
在這個世界上,自然不會只有楚天秀一人,對于慈航靜齋的行為感到不滿,在這之前,慈航靜齋和梵清惠便受到了不少大隋官員和儒家子弟的抵制。
若非在這個消息傳出之后,讓李密,杜伏威等各路對慈航靜齋心存些許希冀的諸侯勢力,以及一些心懷不軌的世家門閥,均都在暗中對慈航靜齋施加的援手,讓這個消息以一種半真半假的姿態被局限在江湖之中,甚至讓那位昏君楊廣從頭到尾都沒有聽說過這個消息,否則早在數年前,怕是就有大軍殺到雨蒙山,沖上帝踏峰了。
天下大勢,從來不是某幾個人能夠胡亂攪動的,大凡是起了這個心思的人,必會遭到天下大勢的反噬。
在梵清惠的精心布置下,使得那個選帝行動召開之后,其實都是處于一種處處不順的狀態。
慈航靜齋和佛門的潛在力量的確強大,但卻也沒有強大到足以左右天下走向的地步,以至于讓她縱然在暗地里做了一些布置,但結果不能說是做了無用功,去也只是起到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作用,反而她生出了一種騎虎難下,硬生生被天下局勢往泥潭里面拽的感覺。
真正意義上的選帝行動,其實是在師妃暄出山之后,才得以真正進行的。
若非有師妃暄出山之后,以她那強大的魅力,勸服了不少二三流的地方諸侯,江湖門派,并且用穿針引線,居中調和的方式,統一了北方武林的意見,形成了一張幾乎涵蓋了大半個北方的大網,那么縱然慈航靜齋手中握有和氏璧,那也只能進行一次笑話似的選帝活動。
不說梵清惠對于自家徒弟的感情,僅僅只是從最功利的角度出發,她也不能讓師妃暄死在此處,甚至不客氣點來說,哪怕她今日命隕,也不能讓師妃暄死在這里。
念及于此,梵清惠便想立即動身,前去將師妃暄救回來。
但是不等她動身,卻被另一旁的寧道奇擋住了:
“梵齋主,莫要急!你且看仔細了,那位秦王麾下的軍隊,已經將全部的弓弩對準了妃暄,你若貿然出手,恐怕不僅救不了她,反而會將自己搭進去。”
梵清惠聽得此言之后,下意識的朝寧道奇示意的方向看了過去,卻發現楚天秀麾下的弩手的確如同寧道奇所言一般,已經準備好了第二輪弩箭,而且所有弩箭的指向,均都是對準了躺在地上的師妃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