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藝靠李閥之后,自然便向了李閥的正統傳人——李建成靠攏,甚至不惜為此而狠狠地得罪了李世民。但是誰能想到,李建成這個名正言順的大唐世子,最終卻并沒能斗過他的弟弟李世民,以至死在了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殺兄囚父,順利繼承大唐皇位之后,羅藝為了免遭報復,便選擇率兵反唐。
但在那個時候,李唐根基已穩,大勢已成,自然不是一個小小的幽州羅藝所能撼動的,使得那一場叛亂幾乎可以說是旋即而滅,根本沒給李唐帶來太大的麻煩。
哪怕楚天秀所在的這個時代,并非是“正史”,但是考慮到羅藝過往的事跡和風評,使得楚天秀對他抱有一定的信任度,而在他下令打開城門迎客之后,羅藝大軍的那個統帥的反應,更是驗證了楚天秀的想法,打消了他的疑慮。
“末將薛萬徹拜見陛下,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羅藝的大軍的統帥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看上去容貌俊秀,英姿勃發,而看他此刻的精氣神,赫然發現此人年輕雖輕,但是他一身的功夫,竟也臻至宗師境界,差不多應當有當初的“魔隱”邊不負的水平了。
有趣的是,薛萬徹的年輕不大,武功又極高,但在楚天秀的面前,竟然沒有半點驕狂之氣,反而在他看到楚天秀之后,竟然直接翻身下馬,行叩拜大禮,并在口中高呼萬歲,盡顯君臣之節。
不得不說,薛萬徹的這個反應,倒是有些出乎楚天秀的意料之外,因為縱然是他在江都的時候,也僅僅在登基為皇的那一天,享受過這樣的“大禮”。
在那日之后,楚天秀雖也開過幾次早朝,但是因為楚天秀所開辟的大周王朝所使用的“禮制”,大都沿用隋唐制度的緣故,使得大臣在早朝的時候,僅僅只需用稽首之禮罷了,沒必要非得跪著。
哪怕從名義上來講,羅藝已經是楚天秀的手下。
但就實質情況而言,羅藝勢力依舊還處于一種獨立狀態,跟楚天秀屬于一種半依附半盟友的關系,所以只要薛萬徹不想,那么他完全不必行此大禮,所以他這么做,卻是有些耐人尋味了。
“薛將軍請起,不必行此大禮!我素聞羅總管麾下有大將薛家兄弟,各個都是英雄豪杰,具有萬夫不當之勇。今日之見,果然名不虛傳!我今日能得羅總管,薛將軍效忠,那么東北地區的那些跳梁小丑,也就完全不足為懼了!”
在楚天秀查了查腦袋里的記憶之后,立即便從原劇情里翻出薛萬徹的資料。
薛萬徹這人,本事雖有,算是當世良將,統兵打仗的本事不會比秦瓊,程咬金差多少。
不過他這人的人品,卻著實有些存疑。
這倒不是說此人有什么臭名昭著的惡跡,而是因為此人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官迷,素來就是有奶便是娘,深諳見風使舵之道,而他現在會有這般的態度,自然不可能是羅藝指示的,而應當是他嫌棄羅藝的船太小,想要借這個機會,跳上楚天秀的大船上。
這,自然是一個好事。
哪怕在楚天秀收編了瓦崗寨群雄之后,他的麾下已不缺人才,更不缺能在歷史上留名的良將。但是如今既然有機會,楚天秀自然也想趁這個機會,好生挖一挖羅藝的墻角,徹底將他給拉上自家的賊船。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