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一個勢力,最怕的事情,便是雪上加霜。
畢玄的死亡于突厥人而言,本就是一個災難,讓他們失去了自己的精神領袖,而在這種情況下,突厥人若是不能夠順利擊破山海關,為他們的“武神”報仇,自然會進一步打擊他們的士氣。
若是在這個時候,拜紫亭順利立國。
嘿嘿,若是突厥人不因此而生出內亂,突厥人就不會是以狼性著稱的草原民族了。
更為糟糕的是,哪怕此事乃是楚天秀無意所為,但是好巧不巧的是,他出手擊殺畢玄的這個時間點,實在太巧了一些,僅僅距離東突厥的首領始畢可汗的死期不過半年的時間。
若是這場戰爭出現一點意外,使得始畢可汗早死,那么先后失去了精神領袖和政治領袖的突厥人,究竟還能不能凝聚成一個完整的整體,那可就是一個未知數
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余。
除非是圣人在世,否則人類的本性,其實就是扒高踩低。
在楚天秀大勢未成的時候,他非得三顧茅廬,費盡心血,才能拉攏到優秀的人才為己用,但是如今他大勢已成,眼看就要有統一天下,龍騰四海之勢,那么他縱然只是靜坐在家中不動,全國各地的人才也會自動的跳入他的甕中。
如今的他楚天秀可不像剛剛起家之后一樣的寒酸,僅僅只能依靠自家培養出來的弟子撐場面。
他目前麾下的人才,縱然還稱不上“天下英雄盡入我甕中”,但卻也足以稱得上英雄聚集,龍蛇起舞。
縱然不算楚天秀起家之后,在南征北戰的過程中,嶄露頭角的人才,光是那些在后世留名,得以位列李唐的“二十四凌煙閣”忠臣良將,便足足魏征,李靖,蕭瑀(蕭皇后弟弟),張亮(瓦崗寨舊將,沉落雁推薦),張公謹(王世充舊將),程咬金,虞世南,秦瓊等八位。
從某個意義上來講,其實若非幽州的狀況特殊,使得楚天秀必須盡快搜集起一支大軍,抵擋即將進攻山海關,試圖為畢玄報仇的突厥人,否則薛萬徹兄弟的投靠,并不會讓楚天秀太過感到驚喜。
不得不說,薛萬徹,薛萬均的運氣也夠好,算是趕到時候了,使得楚天秀在獲得兩人的效忠之后,便分別將他們給冊封為馬邑郡太守和雁門郡太守,以此來安其心。
否則楚天秀若是不將他們過蒙拔擢,而只是在他們原本官職的基礎上,提拔一兩級的話,那么最多也不過將他冊封為一方裨將,日后非得立下數個大功,才能一步步的爬上去。
在薛家兄弟千恩萬謝,完全的接受了楚天秀的冊封和獎賞之后,他麾下的精兵自然也完全為楚天秀所用,使得楚天秀麾下有多出了兩萬兵馬,使得他麾下又有了五萬可用之兵,登時讓他登時底氣大增。
不僅如此,在三日之后,劉黑闥率領五萬兵馬,也順利抵達了漁陽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