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所有人都認為,突厥人縱然會有所反應,也一定會在拜紫亭完成他的建國大典,徹底確定此事之后,而不是在拜紫亭建國的消息傳出之后,便立即先發制人,出兵討伐。
這,本是理所當然的是親情。
如今的突厥,看上去固然強大,東起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都降附東突厥,以至于控弦之士多達百余萬,達到了“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空前強盛程度。
但是在突厥的國力,已然變得十分強大,甚至稱得上是當世第一帝國的同時,其內部的黑暗和混亂,以及腐朽,也是與日俱增,卻也顯露出幾分盛極而衰的征兆。
這必然使得,突厥人固然擁有了強大無匹的力量,但是其揮拳的速度,必然要慢了下來。
更不要說,一月前,突厥的首領始畢可汗因病暴亡,他的弟弟處羅可汗匆匆接位,使得突厥正處于舊皇剛死,新皇登基的關鍵時刻。
在這種時候,處羅可汗光是處理內部的問題,便已經焦頭爛額,如何能將注意力投放在千里之外的靺鞨族的頭上。
除此之外,楚天秀擊殺畢玄,將其懸首山海關的行徑,更是吸引了突厥人的大量怒火和注意力,更加沒有余力去關注一個小小的靺鞨族。
所以,論情論理,只要拜紫庭一日沒有真正的樹旗,一日沒有昭告天下,正式封疆列國,突厥就不會在自家焦頭爛額,自顧不暇的情況下出兵。
甚至于從最樂觀的角度來講,或許就算拜紫庭真的封疆建國,樹起大旗,突厥人也只能暫時放下仇恨,擱置此事,姑且現將一些更重要的麻煩事給解決再說。
事實,卻打了拜紫庭一個耳光。
突厥人,能替代匈奴,替代鮮卑,替代柔然,成為茫茫無際的大草原的主人,終究不是靠僥幸的。
危機時刻,才能彰顯出這個民族的底色。
兵貴神速!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突厥人的反應,使得楚天秀都吃了一大驚,因為在這件事上,其實也出乎了他的預料——
按照他的預測,突厥人也應等拜紫亭真的自立為王,建國龍泉之后,才會狠心發兵。
不過也不得不說,突厥人的這一手,也的確厲害,直接一棒子打在了拜紫亭的七寸上面。
縱然拜紫亭這人,的確稱得上是老奸巨猾的梟雄之輩,也是被這個消息給唬住了,直接輩這消息驚的聲音失色,以至于他說話的聲音里面,都夾雜著幾分顫抖:
“城門已破!那么突,突厥人已經殺到哪了?
靺鞨族的實力的確不弱,否則也不會讓拜紫亭生出自建一國,自立為王的野心。拜紫亭這個梟雄,也有膽子直面突厥人的兵鋒。
但是他有膽子,也是在龍泉城堅固,有城池可依的情況下,而非像現在一般,直接在收到消息的時候,便已經城門告破,離兵鋒只有遲尺之遙。
不客氣的說,現在的龍泉,已然是勢若危卵,若是運氣不好,可能就在下一刻,突厥人的騎兵就能殺入皇城,取他的腦袋。
在這種即將生死國滅的關頭,拜紫庭怎么可能不惶恐?
“兵貴速,不貴久啊!看樣子,在兵法方面,我的確還有很多要學的地方。”
在經過最初的驚訝之后,楚天秀倒也完全回過味來,不由得對突厥人的決定贊嘆不已。
正因為沒有人能夠想到,突厥人會兵貴神速,直驅城下,所以才讓突厥人趁其不備,一擊必中,直接打破了龍泉城的城門。
否則,以靺鞨人的實力,以及龍泉城的堅固,怎么也能在突厥人的手下,抵抗個三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