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派太子來的金陵,這個問題不言自明。
當今皇帝,那可是自小領兵,尸山血海里殺出來的猛人,天下人無不敬若神明。
太子是奉皇命辦差,推諉他便是推諉皇帝,這要是皇帝震怒金陵官場只怕得埋幾畝地。
要知道就在前一個月,因防守不利導致倭寇騷擾孝陵,金陵都司上下已有幾十名軍官人頭落地。
此刻大殿內,布政使鄭顯林正擦著額頭細汗,按察使何顧謹則理了理領口。
他二人都是這般模樣,其他地方官更好不到哪兒去。
大殿之內,唯都察院的一幫御史們,此刻保持了最基本的淡定。
“我爹那人嘿嘿,那可是個狠人”
“別說你們,就是我犯了一丁點兒錯,那也是往死里打”
“若非多次有母后攔著,我怕是早被他打死了”朱景洪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樣。
他這絕不是裝出來的,記憶中皇帝老爹陰沉的臉,每次他想到都感到心顫。
對朱景洪說的這些話,在場官員們是絕對相信的,皇帝陛下的狠辣天下誰人不知。
徐徐走下臺階,朱景洪安撫好自己那顆顫抖的心,接著說道“諸位,哪怕是為了自己著想,該怎么辦你們也要掂量清楚”
“期限之內,各府縣衙門務必把賬理清”
“期限一到,即使賬目與庫存有差,也要如實上報為憑,以便剿倭統籌調度”
“此過由御史嚴加監督,錦衣衛亦會暗中協助,誰若隱瞞造假軍法從事”
簡單來說,不管是否有挪用貪污之事,朱景洪只要各地方的實際數據。
對接下來如何安排,他在昨日便已打好腹稿,此刻方能一起呵成說出。
他畢竟才十五歲,只以剛才的這番表現,便讓官員們再度提高評價,往后是萬萬不敢再輕視他。
走到大殿門檻處,朱景洪轉過身來,目光掃向一眾官員,沉聲問道“我的話講完了,你們誰有異議”
誰有異議誰敢有異議連皇帝都被搬出來了,即使不給你朱景洪面子,也要給皇帝陛下面子吧
“怎么都不說話,都沒有意見”朱景洪冷聲問道。
眾人相互看著,卻還是沒有人開口說話。
這個時候誰第一個贊成,誰就可能成為公敵,為了安全自然是沉默的好。
“三司主官是誰,現在總該出來表個態吧”
被朱景洪點到,作為名義上的眾官之首,布政使鄭顯林只得答話“臣等會竭盡全力,理清錢糧供應軍需”
“請十三爺放心”何顧謹跟著補了一句。
至于巡按都御史趙旭言,被朱景洪呵斥現在還有氣,只是微微點了點頭。
“都聽清楚了,只有十五天時間,到了五月三十,辦不好差的自己來請罪”
“明白沒有”
“臣等明白”眾人的無奈回答。
“明白了就好,時間已經不多了,你們都各自忙去,散了”
這樣議事就結束了
此前朱景源著急議事,都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長篇大論讓人昏昏欲睡。
似朱景洪這般雷厲風行,倒讓眾人耳目一新。
此刻,多數人都火燒眉毛,既然朱景洪宣布議事結束,這幫人便紛紛告辭離開。
唯有布政使鄭顯林等高官,提議要去探望太子,以表為人臣的本分。
不管真心還是假意,這幾人探視太子屬本分,朱景洪就沒資格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