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即使到了眼下這一步,朱咸銘仍不相信自己親爹。
在眾人惶恐中夾雜著好奇之時,只見朱心堪端起了酒杯,竟從龍椅上起身走了出去。
眼看著老爹走開,朱咸銘立馬跟了上去,幾名太監也都連忙跟上。
跪在御案前的耆老讓開了一條路,讓兩位至尊得以順利通過。
端著酒杯,朱心堪佝僂著腰站在丹陛之上,讓下方一眾臣子都能看得到他。
領著呂通程英等幾名心腹太監,朱咸銘出現在了太上皇身側,再度充當起小子攙扶著自家老爹。
“父親,此處風大您還是回去安座吧”朱咸銘做出了最后提醒,老頭子現在收手還來得及。
越是到了關鍵時候,朱咸銘就越不信任自家老爹,此刻這種情況已發展到極點。
這體現出他也有害怕的事,便是無法坦然面對當年之事,因為他做得確實很不地道。
“老四,這些年苦了你了有些話爹今日必須要說”朱心堪越發動容。
到了這一步,即使是傻子也發覺情況不對,于是更多的人豎起了耳朵來。
“當年朕御駕親征在外,朕的太子朕最信任的兒子,居然密謀篡位”
聽到這里,在場眾人大感驚悚,幾乎以為太上皇是瘋了。
這樣的禁忌的事情,能拿到幾天這場合來說
而聽了太上皇最新這句話,最惶恐的便是賈赦這些舊臣,他們感覺自己已經走到了鬼門關。
就差臨門一腳便會被抄家滅族,與當年厲太子和其臣屬下場一樣。
現場驚詫、惶恐、好奇各種心思夾雜,而御座左右的朱景洪兄弟三人,此刻反而陷入了深思之中。
今天的一切事太反常,到了眼下這節骨眼皇帝都未干涉,如果不是這兩人都瘋了,那就說明其中肯定有什么謀劃。
“朕的太子密謀篡位”朱景洪低聲呢喃了一句,頓時發現了關鍵問題。
這可是第一次,由太上皇本人對外承認,其嫡長子朱咸錕是篡位的逆賊。
“難怪,難怪啊”朱景洪頓時全明白了。
“果然老頭兒是無利不起早,平日哪見他這般殷勤伺候過”
在朱景洪明了之時,一旁的朱景淵同樣如此,唯有太子朱景源還差一點想明白。
“當年朕久戰未勝,皆因這逆子暗中使計,授意其黨羽不聽調令,胡亂派兵”
然而事實卻是,當年是因靖王朱咸銘軍功太大,成了大明朝支柱一般的人物,再發展下去就得封“天策上將”了。
于是如曾經的歷史一樣,朱心堪不得不冷藏朱咸銘,并自己御駕親征北上征討造逆的汗國部盟。
在限制打壓朱咸銘這件事上,朱心堪和太子朱咸錕利益一致,所以不可能在其親征時使絆子。
然而,謊話說一千遍就是真理,何況還是最具權威的人來說。
“朕深陷戰局之時,太子便在京中與其黨羽密謀,想要提前篡位登基”
”得天之幸”說到這里,朱心堪看向了身側的朱咸銘。
“朕還有好兒子,當年的靖王發現太子欲要謀反,便以大無畏之心起兵討伐”
“歷經血戰,我兒終將造逆之賊誅滅,并將朕迎奉回京”
不論當年之事真相如何,有了太上皇今日這本述說,便是假的也成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