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辦法是,由薛姨媽代表薛家向元春表明意圖,如此元春才算是正式幫忙,外界也會認為是她促成薛家結上皇親。
可惜,寶釵不好直接向元春表明心意,一則她去說自己婚事會很尷尬,二則也顯得不夠正式。
看著姑娘離去的背影,朱景洪不免失笑“這就走了我還打算告訴你呢”
謝長恩離開后,內閣還剩兩位大學士,分別是武英殿大學士陳錦昀,文淵閣大學士趙玉山。
內閣首輔大臣謝長恩上奏,向皇帝告老返鄉被準。
在寶釵為自己終身大事奮斗時,此刻南城的某處院子里,可卿在最后回望宅邸。
但在謝長安致仕告老第五天,也就是正月二十的常朝之上,皇帝發布了內閣成員變動的諭旨。
京畿及附近府縣,舉人秀才自是非常至多,但家中有適齡女子者卻不太多,有適齡女兒愿意參選的也不太多。
可卿也不遲疑,邁步便進了轎子。
當然,這些和普通人關系不大,正月十五上元節一過,朝廷各部院便恢復了正常運轉。
“姑娘,咱們走吧,外面公公還等著呢”
但無論東廠還是錦衣衛,都知道此事只是告一段落,白蓮教是剿不盡的,早晚會有再挑事的時候。
原從一品榮祿大夫,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太師趙玉山,升階為從一品光祿大夫,文華殿大學士加封少輔。
還別說,這真就是寶釵唯一的愿望,偏偏這些話她還只能憋在心里。
一行出了門去,便往北面方向趕去,他們的目的地是王府。
正想著這一檔子事,朱景洪耳邊傳來寶釵的聲音。
見可卿怔怔出神,寶珠在一旁提醒道。
給家里傳信,對寶釵來說并不困難,只因她在宮里結識了不少宦官,這些人都是可以出宮去的,帶一封書信毫無問題。
“是何消息”寶釵有些好奇。
接過寶釵遞來的東西,朱景洪定睛一看,卻是此前他叫寶釵做的香囊。
此刻,二人四目相對。
如何跟皇后表明心意,成了兩個女孩兒的難題,導致她們都挺難受。
然而正月十六發生的一件大事,卻讓這些京官們震撼不已。
和她一樣的還有楊靜婷,只因如今禮部已頒了選妃令,皇后卻還沒與她提起此事。
“若十三爺嫌不好,那就還給我吧”寶釵再度伸出了手,臉上帶著不滿之色。
因為此前大案,襄王府匾額已被撤下,原先匾額處用紅布遮掩著。
換句話說,可卿是第一個進王府的女子,只是暫時沒有名分而已。
對此,朱景洪淡定且正經說道“我沒跟你說笑”
寶釵無奈嘆道“小女子卑賤之人,如何比得天潢貴胄,既以十三爺之勇武,卻也難堵悠悠眾口議論”
去選王妃吧這話等于明著說“嫁給我”,在禮教森嚴的封建社會,無異于是天崩地裂之言。
“走吧”可卿轉過身來。
最關鍵是,她倆如今是公主侍讀,要想選王妃都得征求皇后同意,自作主張那是悖逆之舉。
自從上元節之后,寶釵就有些魂不守舍,每日都在不安與焦躁中度過。
這時可卿看了瑞珠一眼,后者會意拿出了一個銀錠,塞到著小宦官手中說道“往后啊可得勞煩公公多加照拂,這點兒銀子公公拿去買茶喝”
無人在意謝長恩超高的退休待遇,在京官員更關心的是,誰人將繼任內閣首輔職銜。
其實,朱景洪本可自己跟皇后說,但他把自己當成了最后“底牌”,不到關鍵時候絕不會動用。
“十三爺,緣何如此屬意于我”問出這話,寶釵可謂耗盡了勇氣。
畢竟文人士大夫和皇家結親,三四代便無科舉入仕的機會。
從三輔一躍而成首輔,可謂開創了大明三百年的先例。
“承蒙十三爺厚愛”
而此刻孤身一人的他,也被幾個女孩給盯上了。
要說膽子大還得數甄琴,只見她拿著一個小煙花過來,對朱景洪發出了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