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心思想只有一個,像寶釵這樣人間少有的女子,朱景洪就該不顧一切的把握住。
老實說,睿王兩口子表演過甚,而朱景洪也不是真的傻,便察覺了這倆人的目的。
雖這倆人居心不良,但朱景洪正好將計就計,做出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讓朱景淵二人更是心中大定。
于是乎,一場宴會皆大歡喜,持續了一個時辰便散了場。
朱景洪本想送寶釵回府,最終被朱景淵兩口子攔住了,因為這樣做確實于禮不合。
最終是睿王府派了人,一路把寶釵送回了家,而朱景洪則是回了宮里。
日子逐漸過去,轉眼間來到二月二十,這是藩王選妃投告的最后一天。
換句話說,過了這天還沒遞上參選文書,后面官府將不會再受理。
經禮部統計,此番面向京畿及附近各府縣,投告參選王妃的淑女共有六百五十余人。
其中僅九十八人為舉人之女,其余皆是生員家的女兒,這一數據也附和正常情況。
為給足淑女們到京參選時間,禮部會同尚儀局會在三月初十開展初選,一共三天僅選出一百人,余著將會被遣送會鄉。
當然了,這些都是后話,在今天還有一件大事,便是十日一次的常朝。
一般來說,無論大朝會還是常朝,都不會商議具體軍政要務,只是禮儀性質的百官和皇帝見面會,很多時候還會被皇帝給免掉。
但自從過年后,每次大朝和常朝都嚴格開展,而且開始了具體事務的討論。
當然了,近期討論的內容基本相同,那就是清丈土地一事,每次都是由首輔趙玉山主持朝會。
通過這些手段,等于向朝野上下宣告,這件大事已提上日程,所有人都要服從內閣的施政安排。
今天的常朝,皇帝正式宣布以應天府榜樣,試點開展清丈土地一事,一直觀政學習的賈雨村當庭接旨。
離開金陵近一個月,他們也到了該回去的時候。
朝會散去,皇帝離場后文武官員各自散去,太子跟睿王也都各自離開。
“殿下,臣以為這是個機會,您不可再猶豫了”
奉天殿外的大廣場上,朱景淵正邁步往宮門外走去,在他身后跟著兩名官員。
一邊走朱景淵一邊說道“此事重大,得罪人太多,我若站出來只會飽受攻訐”
他身側的兩名官員,在勸他站出來支持清丈,以此獲取皇帝的好感。
需要說明的是,追隨朱景淵的多為投機者,他們想出這辦法并不奇怪。
“可若得圣上看重,殿下亦可受用無窮”
“一旦清丈之事成了,便是殿下獨具慧眼,即使失敗也只能怪趙閣老謀劃不善,于殿下無半點兒瓜葛”
去年的經筵上,朱景淵和了稀泥,對清田催稅并未明確表態。
當然現在他也可以繼續不表態,但若想要快速攫取政治資本,這“行險一搏”方式會很有效,只是其中有不可控的風險。
但說實話,就這么不瘟不火跟太子耗著,其實對太子會更為有利。
正因為看清這一點,朱景淵的追隨著才會勸他,這些人為的是有更大贏面。
“殿下”
“容我再想想,容我好好想想”
面對這樣的大事,朱景淵是格外謹慎,只因為他確實不能犯錯。
此刻的他,反倒羨慕起朱景洪來,至少這弟弟活得灑脫且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