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避免戰爭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準噶爾不再擴軍備戰,但這一條的可能性依舊很低。
父女二人一路向北,最終和其他汗王土司一樣,來到了禮部衙門外等候,待人到齊后便可一同進宮,而后隨御駕前往上林苑。
在“觀摩團”到齊進宮時,上林苑這邊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
這次閱兵和上次不同,乃是完全立足于實戰,檢驗的是輕重步兵炮兵的協同,再也無人可稱其為花架子。
此刻校場之上,北四衛的兩萬士兵,分別在列陣于東西兩地,一副要相互干仗的態勢。
左右驍武衛對左右羽林衛,一會兒他們將展示軍陣變化,乃是根據火器時代而設定的打法。
這些戰術戰法雖是朱景洪修訂,但在訓練期間還是結合實際,聽取了各將領們的建議。
此刻,在侍衛們隨行下,朱景洪打馬穿梭于軍陣之間,他在做展示之前的最后檢查。
來到左右驍武衛的指揮所在,此刻兩位指揮使和一幫同知僉事們都在,見朱景洪到來全都迎了過來。
“參見十三爺”
躍下馬背,朱景洪把鞭子扔給了緊跟著的陸育新,隨即走到一眾將領之間,說道“起來吧”
眾人起身后,一個個都微微低頭,等待著朱景洪的訓示。
“不必如此緊張,該緊張的是羽林衛的人,畢竟他們演的是朝廷新軍”
這次即是展示戰術,那肯定有新老之間的對比,抽簽之時羽林衛抽到了新軍,所以新式戰法是由他們展示。
換句話說,驍武衛只需按原先水準,正常發揮即可。
“但你們也記清楚了,要盡可能的給羽林衛施壓,要把他們潛能榨出來”
“不要怕誤傷,他們的火器都沒彈丸,也就是放個響而已”
事實上這些情況左右驍武衛的人知道,此番局勢局勢“演化”他們也都爛熟于心,確實不需要朱景洪才多說。
可兩萬戰兵規模的“軍演”,朱景洪第一次操盤負責,卻讓他存了十萬個小心。
當然了,他本人的任務也很重,因為將由他來擔任軍演講解。
正當朱景洪說著,侯璟出現在他身后提醒道“十三爺,時間差不多了,圣上御駕快到了”
“嗯”
“話不多說,三個月來的艱辛,就看今日了諸君勉之”
撂下這句話,朱景洪遂打馬離開,朝著不遠處發山坡趕去。
那里已有設置好了涼棚和各式儀仗,山坡周圍更有大批軍士兵駐守,那里便是御駕駐陛之處。
山坡上地勢更高,可對全局精心觀看,歷來上林苑演武皇帝都在此處。
當朱景洪趕到時,御駕也剛剛到位,他那兩位嫡兄隨侍在皇帝身側。
此番到場,有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的高官,當然還有作為客人的各位汗王盟主和土司。
“叩見陛下”
在這樣正式的場合,朱景洪拿捏得好分寸,極為正經跟皇帝老爹行禮。
看著前方二三里處,已經排好陣的兩方軍隊,御座上的朱咸銘問道“可以開始了”
不只是他,現場的文武官員,以及外邦的那些人,都已是翹首以盼。
“請陛下發號”朱景洪遞上一支令旗。
只見朱咸銘擺了擺手,卻是示意他來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