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姐姐,真羨慕你,也祝你明日順遂”
回程路上,崔秀青向寶釵送出了祝福。
雖然她已落選,但她并未如旁人那般失落,顯然對去朝鮮的新生活充滿期待。
正常來說也確實如此,且不說她本家在朝鮮有家業,僅以她父親大明生員的身份,去了朝鮮那也是了不得的人物。
畢竟朝鮮也學四書五經,也通過科舉選拔人才治國,而大明科舉的的含金量,無疑比朝鮮要高得多。
所以,不少在朝鮮取得功名的學子,也會選擇來大明再考一次。
現任朝鮮的左相,便是先在朝鮮中的進士,然后拒絕出仕來到大明參試,于承平太上皇年號三年得中進士。
總體來說,因為大明的功名含金量更高,所以崔家即便只是生員,去了朝鮮也能過上很好的日子。
“運氣使然,接下來你有何打算”寶釵詢問道。
崔秀青答道“當然是回家了,或許就這幾個月我家就要搬走了”
“可惜我不能送你了”
二人一路聊著,徑直往尚儀局方向趕去,落選的人這兩天會被遣送回鄉,所以她倆相處的時間已不多。
且說襄王府內,朱景洪正在王府園子里釣魚,旁邊是可卿拿著書在讀,英蓮則坐在一旁剝瓜子。
至于隨侍的侍女和宦官,則遠遠的站在涼亭之外。
“王爺,動了動了”英蓮開口提醒。
朱景洪在想選妃的事,聽到提醒下意識的拉起預感,果然扯起來一條魚兒。
看到魚兒上鉤,朱景洪心情也好了許多。
一旁可卿放下書卷,笑著說道“王爺可算是釣到了”
“只可惜這魚太小了,否則今晚咱們吃烤魚”
取下魚鉤,朱景洪把魚扔回了池子里,眾人對此已是見怪不怪。
正當朱景洪要多說幾句,只聽英蓮提醒道“王爺,鄧安來了”
下一刻鄧安趕了過來,行禮之后稟告道“王爺今日王妃入選之人出來了”
把魚鉤扔回湖里,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面,朱景洪說道“誰入選了”
“是楊姑娘和薛姑娘”
“嗯”
對這一消息,朱景洪自是反應平平,可卿和英蓮心里卻泛起了波瀾。
對住在王府的女人來說,榮辱乃至生死都與王妃息息相關,由不得她們不多想。
無論可卿還是英蓮,都更希望寶釵來做王妃,雖然她們知道絕無可能。
但有一點她倆可以確定,朱景洪最喜歡的是寶釵。
看著前方,朱景洪矗立的背影,兩個女子不禁在想,此時這位爺是何心思。
正統十一年,四月十五,天氣晴朗。
坤寧宮正殿外,已經設置好了帝后二人的寶座,今天王妃終選皇帝也會到場。
今日之盛會,后妃、宗室親眷和外臣命婦,都會來到現場觀禮。
睿王妃陳芷一大早就進了宮,拜見了皇后沒說上幾句,就被婆婆以要清凈為由趕出。
倒是后來的太子妃元春,進了坤寧宮到現在還沒出來,這已經顯示出了親疏之別。
對此陳芷雖心懷怨氣,但臉上是一點兒都看不出來,此刻在庭院中跟幾位郡王妃說話。
雖然其中有她的長輩,但陳芷仍是毫無疑問的主角,說話間頗有些縱橫捭闔的氣度。
“王妃,你說今日到底花落誰家”
“這還用說當然是那位楊姑娘了,皇后娘娘豈會委屈自家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