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見朝臣外官和使節,他從來都是喜怒不形于色,只有遇上朱景洪他才屢次“破防”。
“誹謗,絕對是有人誹謗我,爹您說是誰告的秘兒子親自去跟他講道理”
寶釵答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句詩王爺時常掛在嘴邊,他每日勞作都不覺得苦,我又怎么能說苦呢”
眼見這小子要上演苦情戲碼,朱咸銘正要出口打斷,卻聽朱景洪接著說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爹您”
“寶姐姐,你跟十三爺住在此處,每日洗衣做飯想來很辛苦吧”黛玉插話問道。
好在寶釵收拾得干凈整潔,讓朱云笙幾人觀感好了許多,但她們依然覺得此地難以下腳。
“嗯”
畢竟北四衛也就才訓練一年,雖說已勉強有協同作戰能力,但說實話還有極大提升空間。
“老百姓種地是為了生活,我種地嘛”
“爹你聽我解釋”
此前他已跟朱景淵委婉說過,這次他又要當面跟皇帝說,為的就是提前把“預防針”打夠。
事實上,此刻朱景洪不僅是在散步,而是在認真思考當下的局勢,思索著該如何盡快脫困。
西北亂起來了,然而老頭兒并未有調動北四衛的跡象,這就讓他略微有些慌了。
作為一名合格的監工獄霸,朱景洪非常注重工程進度,尤其還有他這“吃空餉”的人存在。
“我勞作時您沒看見,實際兒子才歇一會兒,正巧您就來了”
沒辦法,即使皇帝想要輕車簡從,但該有的排場也不能削減太多,前后簇擁下也是幾十上百號人。
從女官手中接過茶葉,寶釵一邊摻茶一邊倒水,同時笑著說道“這已經比尋常百姓家好了不少,似三妹這般話說難道天下那么多人都活不了了”
看向皇后,朱咸銘說道“我過去看看”
“爹您放心吧”朱云笙喜上眉梢,她可難得有放飛自我的時候。
相比于宮里,茅屋首先一個就是狹小,他們四個人進去只感覺壓抑。
只聽寶釵接著說道“不瞞母后,若非有王爺照拂,替兒媳撐起這片天兒媳當真不知如何過下來”
朱景洪本以為,老頭子要說他麥子種的如何,隨著對方極為鄭重看向他,壓低聲音說道“小子,我給你最后一次機會,只要你放棄薛家丫頭我立馬讓你離開這里,往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如果只是知道生活不易,那這回答就實屬平常,從其中領悟到夫妻相互扶持的重要性,就讓答案顯得夠深刻且應景。
就是太子和六哥,也不敢這樣和父皇說話啊朱景淳二人暗暗想到。
“比喻你在此間屢有怨懟之言,你以為我不知道”
如果這小子為了過好日子,真拋棄這樣的好姑娘,朱咸銘說什么也不會答應。
這邊二人說著話,隨行而來的朱云笙則在茅屋周邊和里面參觀,這是他們第一次出入“平民之家”。
這是老頭兒的試探還是他真的這么想朱景洪一時間拿不準。
“寶姐姐這些日子,真不知道她是怎么過來的”黛玉忍不住感慨。
“平日你們驕橫頑劣,在此勞作生活許久,可有何感悟”朱咸銘淡定問道。
然而他的答案無可置疑,如果這個時候他放棄寶釵,此前的努力白費也就罷了,還會讓他辛辛苦苦立的人設崩掉。
優點實在太多,也難怪皇后和老十三喜歡朱咸銘如是想到。
挽了挽袖子,朱咸銘下到地中,伸手撿起了其中一把鋤頭,而后順手在地里刨了幾下。
“這”
或許是寶釵確實機敏,亦或者是因朱景洪的緣故,此刻楊清音竟然覺得,寶釵才是她最順眼的兒媳。
皇帝領著侍衛離開了,而楊清音則與寶釵繼續說話。
北四衛是軍制革新的門面,如果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朱咸銘肯定不會動用。
如此莽荒的環境,如此破敗的居舍,如此簡陋的陳設
而寶釵“年少失怙”這一缺點,如今已完全被其優點掩蓋,至少朱咸銘心里已無多少芥蒂。
這時一旁女官接話道“王妃不必憂心,奴婢等帶了茶葉來”
“娘娘請用茶”
“陛下自便即可”楊清音笑著答道。
卻見楊清音笑著說道“你若不去,難道就不是怠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