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當然不是甄太妃最開始的想法,而是被太上皇提點之后轉變而成。
“進了襄王府的門,往后你務必謹言慎行,別再把心思擺明面上來”
“知道了”甄琴認真答道。
這邊甄太妃繼續提點著,直到坤寧宮的人來請,才讓依依不舍的放走了侄孫女。
寧壽門外,看著甄琴被坤寧宮的人領著遠去,甄太妃眼眶浸潤有淚花。
回長嘆一聲回到寧壽宮內,此時剛好湯藥已經熬成了,便由甄太妃親自送到了太上皇跟前。
太上皇已蒼老得不行,多數時候都在廊下曬太陽,平日里已很少說話,即便面對甄太妃也是如此。
但今日見老伴兒不高興,他還是主動問道“你這是怎么了”
坐在朱心堪身側錦凳上,甄太妃一邊拿起湯匙,一邊說道“琴丫頭進了襄王府,我還是有些擔心她”
“毋需多慮”
咽下甄太妃喂進的湯藥,朱心堪咽下之后說道“你別看小十三粗魯,但他是個好孩子,心底還是善良的”
此刻左右無人,甄太妃忍不住問道“陛下,臣妾實在不明白,為何一眾皇孫之中您何以對襄王如此親厚”
瞥了一眼老伴,朱心堪徐徐道“我說過他是個好孩子”
“臣妾還是不明白”
“當年事后,只有他一個人,為他那些堂兄弟立了冢”
“立冢”
雖然嘴里說的是這兩個字,但甄太妃心里想到的卻是,朱景洪那些堂兄弟的下場。
太上皇當日遠在千里之外,作為寵妃的她可就在后宮,當日厲太子和英厄王的子嗣們,有些走投無路就躲進了后宮。
所以甄太妃是親眼看見,原本戍衛皇室的翊衛司和龍禁衛,像抓豬仔一樣把皇孫們抓走,最后這些天潢貴胄們全被處決。
在事情和平解決前的那段日子,住在后宮的甄太妃每日提心吊膽,多少次午夜夢回都被噩夢驚醒。
“是啊就是他在宮墻角落處,用手堆的幾個小土堆,那時我還不住寧壽宮,散步之時碰巧看上了”
朱咸銘當太子那兩個月,朱心堪還是住乾清宮,人身自由沒有被限制得太厲害,不像后來只能待在寧壽宮。
“那時他才多大”甄太妃大感意外道。
“約莫四五歲吧,記不清了”
“難怪,難怪”
這邊太上皇二人閑聊著,而另一頭的甄琴已到了坤寧宮。
原本活潑好動的甄琴,此時進殿不免羞澀了許多,以至于讓朱景洪都有些意外。
“琴丫頭,今天你就出宮去吧,隨后尚儀局會到府宣諭”
“謹遵娘娘之命”
甄琴神色淡定的叩拜,這是她這輩子最有城府的時刻,能強壓住喜悅不表露出來。
“老十三”
“兒子在”
“往后不可再欺負琴丫頭”楊清音徐徐說道。
朱景洪很是直接的說道“兒子從來不欺負人”
隨后楊清音又看向了寶釵,吩咐道“寶釵,琴丫頭行事沖動,往后你多看顧她一些”
“媳婦與琴妹妹相交甚篤,自當多加照拂于她”寶釵鄭重答道。
皇后專門吩咐這件事,其實是對甄琴的補償,畢竟這次自家兒子確實太荒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