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識大體的民夫,王培安便讓他們起身,并告知他們自己去跟千戶說起。
說完,王培安就折返回來,并向朱景洪講明了情況。
“殿下,臣以為姑念這些人是首犯,且并未引發禍亂,可以暫且赦了他們的罪責”
“如此既可以讓他們戴罪立功,也不會耽誤了轉運軍糧”
“嗯”
朱景洪應了一聲,心里卻有些失望,他很擔心王培安讓這件事算了。
只聽王培安接著說道“同時臣以為,此事當上報總督署,讓寧總督嚴查此案”
聽到這話,朱景洪可算安心了,但他卻假意說道“王長史此案牽扯甚多,只怕不太好查”
王培安嚴肅答道“殿下,即使難也比不過百姓難”
朱景洪接著說道“可查案自由按察司,有監軍御史,有錦衣衛你去插手只怕不合適”
之所以這樣說,朱景洪完全是為了撇清責任,他猜測親自挑選的衛隊里,很可能有朝廷里的眼線。
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即使他挑選時這些人還干凈,之后也很容易被找上并拉攏,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臣臨行之前,陛下召見于臣,口諭臣查探民情,臣查此案乃是奉旨行事”
朱景洪也沒想到,事情會有這樣的轉折。
如果王培安是奉旨查案,那旁人還真就無可指摘。
但實際上,朱咸銘那番話的重點是,讓王培安查青海和安西行都司,調查他們在應對西北反叛過程中,是否有處置失當的行為。
顯然去年罷免吳昌輝,仍讓皇帝有除惡為盡之感,才想著讓王培安繼續深挖。
此時朱景洪心中大喜,但他仍是平靜說道“如此先生就去查吧”
“是”
言罷,朱景洪看向徐有慶,沉聲說道“按王長史的意思,把人給放了”
“王爺,可若這些人又鬧事耽擱了軍糧運抵時間,臣可擔不起這罪啊”徐有慶再度下擺。
這不是他通融不通融的問題,而是只要有這種可能他就得擔責,然而后果他根本承受不起。
“他們已經答應我,不會再鬧事,會幫你運送糧食”王培安解釋道。
本來還對王培安嗤之以鼻,可得知人家有欽差大臣的身份,徐有慶也只能恭敬以對“大人人心隔肚皮,誰都不能保證他們不反悔”
正當王培安要與之辯論,朱景洪主動開口道“好了這件事我來作保,若他們再鬧事以致軍糧失期,我替你向總督署講明情況”
這時高鴻在一旁幫腔道“王爺的威名,想必你也知道,如此你可以安心了”
相比于在王府挑選的侍衛百戶,朱景洪新調的兩個明顯更會來事。
“是是”徐有慶無奈,只得下令把人放了。
當民壯們被放時,眾人紛紛朝著王培安的方向,向他磕頭致謝高呼青天大老爺。
王培安又折返了回去,又向一幫民壯做了保證,并讓他們要把軍糧按時送達,眾人聽了全都拍胸脯保證下來。
若是同樣的話,讓旁的官員來說,很難達到王培安這效果。
想讓百姓信服,本就是極難的事。
這邊安排妥當之后,朱景洪便讓徐有慶繼續趕路,而他則帶手下人返回總督署。
叫總督署并不準確,如今寧煥祥執掌的官署,全名叫做總督西北平叛行署。
既是行署,就和當前的巡撫類似,依舊屬于是臨時差遣之職,因事而設事畢而撤。
如今的總督行署,就暫時駐扎在武威府,寧煥祥要在此接見甘肅陜西四川官員和將領。
這些人,主要負責前線大軍的后勤,乃是此番大戰勝利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