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第九次廷議
眾人走后,軍帳內只剩下兩人,除了朱景洪另一個是孫紹祖。
“你在西北待得久,對準噶爾和扎薩克的情況了解甚多,剛才我提出的戰法你覺得有幾分可行”
在孫紹祖將要開口之時,朱景洪又說道“我要聽實話,不可虛言誆我”
于是乎,孫紹祖只能把馬屁憋回去,而后認真看著地圖思索起來。
“十三爺,攻城的事臣不敢妄言,但這千里奔襲之策,臣以為可行”
“雖遠有千里,但只要我軍帶足糧草,內步外騎相互配合,準噶爾人也難將我軍吃下,而他們大軍來襲便如殿下所言,可以提前決戰”
朱景洪發問道“你如何可以篤定,即使提前決戰,我軍也能戰而勝之”
孫紹祖答道“十三爺,我軍實力本就強過準噶爾,只要不胡亂指揮必能勝之”
其實道理很簡單,僅以朝廷派駐西北的兵力而言,其綜合實力便已勝過準噶爾,這就是朱景洪制定策略的底氣。
相比而言,寧煥祥就是太謹慎了,想要穩扎穩打壓縮準噶爾防線,這樣可以但格外費時費力。
“可惜啊寧總督另有想法”朱景洪笑著說道。
孫紹祖也跟著扼腕嘆息,心里卻想著其他事情。
若依這寧煥祥的打法,哪還有我立功起復之機唯有按十三爺的打法
不,按什么打法不重要,關鍵得讓十三爺指揮作戰,才有我建功立業的機會
孫紹祖想得越多,其目標也就越發的清晰,他已在謀劃如何讓朱景洪掌權。
首先一個,得把寧煥祥搞下去
他這最后冒出的想法,把他自己都嚇了一跳,但這想法最終沒有被湮滅,而是在他心里生根發芽。
朱景洪不會知道,已有人為他掌權想辦法,根本不需要他主動安排。
而這也再度證明,只要有相同的利益取向,就會形成最堅固的共同體,都不需要表面約定或是如何。
“十三爺,該吃飯了”
一道清麗女聲傳來,卻是諾敏在帳外提醒。
雖然她父親想把她帶回去,可終究還是沒能拗得過諾敏,最終她還是留在了朱景洪身邊。
實打實的說,多少人想給朱景洪送女人還沒機會,似蘇和這般極力推脫的極少。
可見蘇和對女兒何等愛護,但也正是因為他的愛護,導致他在諾敏哀求鬧騰時妥協。
“回去之后,把各部情況在圖上標清楚,有最新情況再都畫到上面”朱景洪最后吩咐道。
“是”孫紹祖應了一聲。
孫紹祖退了下去,諾敏親自端著托盤進來,臉上的笑容怎么也掩蓋不住。
“十三爺,吃飯了”諾敏來到近前說道。
“今天只有四樣菜,有燒麥,手把肉,還有”
這兩天諾敏待在朱景洪身邊,便把吃喝差事給攬了過去,把自己會的都做給了他嘗鮮。
除了寶釵,諾敏是第二給朱景洪做飯的人,這讓他心里多少有些感觸。
“十三爺,今天議完了事,真就要打大仗了”
“嗯”
“那豈不是要死好多人”諾敏面露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