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來說,孫紹祖不該出現在議事廳內,他順道跟著楊隆山進來的。
因黃清二人心急如焚,所以才沒心思理會孫紹祖,讓他得意躋身于軍帳之內。
眾人審視之下,孫紹祖壯著膽子說道“如今前線,唯十三爺地位尊貴,上下皆服”
“不如讓十三爺來主事”孫紹祖大膽提議。
此時他這句話,在現場無異于石破天驚。
讓朱景洪來主事,這是非常大膽的提議,正常人都不敢這么說,包括朱景洪自己。
其中最關鍵的點在于,朱景洪乃是皇帝嫡子,觸碰兵權是很犯忌諱的事。
當然了,朱景洪的優勢也很明顯,那就是前線所有將領都服他,尤其是京營和侍衛親軍的刺頭們。
就在眾人遲疑之時,只聽外面有人稟告“公公十三爺到了”
下一刻,朱景洪進到了軍帳中,引得帳內眾人連忙行禮。
“前線勢威,如何應對,二位可有章程”朱景洪先聲奪人問道。
黃清二人面面相覷,緊接著便是滿臉無奈,神色間還帶有幾分凄楚。
如果西北局面崩壞,他們都會受到重罰,所以此時他倆壓力格外的大。
眼見這條不通,朱景洪又問道“寧總督怎會戰死中間究竟怎么回事”
“昨日清晨,寧總督離開那木部去往多倫部,當時狂風大作”
黃清講述起情況,其中許多細節朱景洪都不知道,皆因孫紹祖傳訊息時沒多說,怕因知道太多而被顯得異樣。
聽完之后,朱景洪感慨了一句“天有不測風云啊”
此時孫紹祖插話道“十三爺如今我軍軍心不穩,而準噶爾大軍齊動,這該如何是好”
這叫沒機會就創造機會,直接問朱景洪該怎么辦,等于讓其繞過任命直接行權。
朱景洪意識到了這一點,心中對孫紹祖更是滿意。
他快馬加鞭趕回來,可不就是為抓權來的。
“當務之急,是要收縮防線,穩定軍心,將準噶爾大軍擊敗”
“事不宜遲,應該盡快布置才是”
說完這話,朱景洪掃了現場一圈,黃清和梁潛默不作聲,一旁的楊隆山則是低下了頭。
這時孫紹祖開口道“十三爺所言有理”
神色鄭重,朱景洪接著說道“諸位,眼下不可能耽擱,敵軍大舉進犯,我軍已是生死攸關”
“襄王殿下,如今并無主帥,無人指揮作戰,如此實難”
沒等梁潛把話說完,就被朱景洪打斷“沒主帥就不能打仗了前線這么多的將領,一起商量著來不就是了”
被正式任命總督西北軍事,即便情況已危機到這一步,朱景洪也知道這事不太可能。
所以他避開了所謂主帥人選,而以迂回的方式來達到目的,既他所謂的“商量著來”。
只要他參與進商討中,就有自信能壓服眾人,并接機推行自己的意志。
前線的消息,傳回京城差不多要八九天,京城商討總督人選快的話也要兩三天,新總督到任又得耗費十幾二十天。
簡而言之,只要黃清二人不干涉,他就有近一個月的時間指揮作戰。
“兩位,你們應當議定總督人選,實在不行便該立刻上奏朝廷,讓朝廷盡快把新任總督派來”
楊隆山很不想接班,于是他立馬附和道“十三爺所言有理”
“好了,伱們接著議事,我先到前線看看去”
言罷,朱景洪轉身就出了軍帳,而孫紹祖也跟著他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