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王府的外管事應俅和孫賀,雖然表面上是打理王府田莊鋪面,可鄧安很清楚這倆人就是干臟活兒的。
待其謝恩之后,眼看寶釵要離開,鄧安又開口道“娘娘,奴才聽說前些日子,那賈家小子又冒犯了您,引得青陽王殿下將其痛打”
“你想說什么”寶釵目光如炬。
鄧安低下頭答道“奴才剛回京時,便遇著了這賈家小子,正領著幾個小廝婢女,在南城外坊區賃住處”
“此人狂妄忤逆,要不要派人把他”
只聽寶釵答道“這件事已經了了,沒事你就下去吧”
“是”
其實鄧安知道,寶釵不會允許他出手,提起這件事單純是為了表忠心。
這邊襄王府上下忙碌著,另一頭的集賢館后堂內,朱景淵也在跟一眾心腹議事。
最新的戰報內容他們都已知道,眾人都很默契的沒提彈劾之事,此時正商議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這藩王領兵,著實不太妥當,得盡快促成柳總督赴任”
“正是如此,雖說十三爺仁孝,但其行終不合祖制,應該將其盡快召回才是”
“再過些時日,便是太上皇大壽,以此事召十三爺回京,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若他不會來,那可就是不孝之罪了”
聊到最后,在場眾人都笑了起來,而全程朱景淵一句話都沒說。
沒說等于沒參與,也可以說是對此事默認了。
雖然依舊認為朱景洪是莽夫渾人,但其如今掌握了兵權,就逼得朱景淵必須要對付他。
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朱景淵對此是深以為然。
朱景淵在謀劃,而東宮的支持者也不例外,其中區別在于太子不知情。
沒錯,東宮學士和其他臣屬們,知道朱景源會是什么反應,所以不請示就直接把事情做了。
時間來到下午,在朱咸銘的御案上便多了許多奏本,便是東宮睿王兩派人擠到一起了。
這些人都很聰明,都沒有直接彈劾朱景洪擅掌兵權,而是從各個方向論述此事不合制度,希望皇帝能盡快派遣新任總督到任。
上百道奏疏送來,其中所言句句有理,確實動搖了朱咸銘的想法。
今天柳芳已經出發了,朱咸銘本來的意思是,讓朱景洪給柳芳打下手,如今卻不得不考慮把他召回來。
“唉朝廷制度如此,也只能將其召回了”
放下奏本,朱咸銘沉聲說道“來人,著翰林苑再擬一道旨,著老十三交接于柳芳后回京”
“是”
放下奏本,朱咸銘嘆了口氣。
作為曾經的“大將軍王”,他很清楚朝臣們擔心什么,所以他也只能讓大家安心。
老十三真會有異心嗎朱咸銘心中頭一次冒出這問題。
這就叫屁股決定腦袋,做根本的利益考量,會把人推到應該待的位置。
但好在,朱景洪人設實在完美,跟朱咸銘形成了鮮明對比。
一想到十幾年前,自己處心積慮謀劃,暗中拉攏文武朝臣,親冒鋒鏑博取名望,最后行險一搏奪取大位
跟朱咸銘比起來,朱景洪簡單得白紙一樣。
想到這里,朱咸銘失笑搖頭,暗道若老十三有異心,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當然了,雖然相信朱景洪的仁孝,但出于維護朝廷制度的考量,該把他叫回來還是得辦。
處理完這些事,朱咸銘又繼續看著奏報,各地尤其是金陵奏報很多,都需要他這皇帝實時掌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