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嘛,這種事”
“誒誒誒,都別說了,巡街的官差過來了”
于是乎,巷子口的議論聲停止,然而類似的場景在這京中,卻是到處都能看得見。
毫無疑問,連戰連捷的朱景洪,再度成為了京城“頂流”,而且會持續很一陣子。
按照正常程序,奏報經過重重關卡,再度送到了朱咸銘的面前。
此時他正練習射箭,得知軍報傳回他可等不及,撂下弓箭就接到了手中。
今天的內容比較簡單,說的是振威中衛參將石崇,在敵后成功襲擊糧道,致使準噶爾大軍被迫后撤。
在其后后撤之時,朱景洪命振威中衛大舉出擊,便再度收割了一波人頭,斬首在兩千級左右。
“他運氣是不是太好了些”
合上奏報,朱咸銘發出這樣的感慨,他承認剛才那一剎那他又嫉妒了。
他也打了幾十年的仗,可從沒打過這么順的仗。
難道這小子真這般用兵如神
想起朱景洪滔滔不絕講戰爭,高屋建瓴分析時代和格局,朱咸銘發現自己確實小看了這小子。
“如此說來,我真是撿到寶了”朱咸銘又冒出了奇怪的想法。
寧煥祥也好柳芳也罷,只怕都打不出這樣好的戰績,或許還是要重新調整部署朱咸銘暗暗想到。
來回踱步,認真思索后,朱咸銘目光掃向程英,吩咐道“你再去翰林院,讓他重新擬旨,讓老十三繼續主持西北軍務,柳芳到任后負責協助”
啥啥啥主上竟下旨讓十三爺主持西北軍務,我耳朵沒聽錯吧
程英有這樣的懷疑很正常,因為這樣的安排確實很離譜。
關于朱景洪去留,這已是皇帝發的第三道旨,這樣是不是太兒戲了
“還愣著做什么還不趕緊去”朱咸銘語氣不善。
“奴才遵旨”
程英再度去翰林院傳了旨,學士們再度按照圣意潤色行文,成文后便送到了司禮監。
司禮監披紅用印后,圣旨便由快馬送出,向著西北方向疾馳而去。
九月初一,西北荒原上,朱景洪駐馬于山坡上。
山坡之下大軍正在行進,乃是北四衛的軍隊正在開境。
此時距他完成戰略大撤退,時間已過去半個月,而他的北進戰略也已持續半月。
這半個月時間里,他對前線兵力部署做了極大調整,徹底改變了如今的戰場格局。
總體來說,無論步騎皆整體北移,如今在朝著哈密進發。
在執行這一戰略過程中,朱景洪還增調騎兵去往土謝圖汗國,配合安西行都司強力打擊了叛軍,安定了大軍行進的東北側。
看著面前的地圖,朱景洪在上面指點著,同時對左右說道“今日天黑之前,各部趕到預定位置扎營,這是前天就釘死了的事,任何人都務必嚴格執行”
在朱景洪左右,乃是各衛派來同知或僉事,主要目的是匯報情況表明難處。
行軍作戰處處都難,有些難處可以體諒,而有些難處就必須克服,其中分寸全得朱景洪把握。
“十三爺,今日下午遇到敵軍襲擾,本部防守兵力捉襟見肘,可否請調騎兵協助防備,我軍便可全力行軍”
說話的是果勇左衛指揮同知楊仁忠,他在金陵跟朱景洪打過仗,又在此前支持過朱景洪調軍,與相比于多數人他與朱景洪的關系更近些。
所以這次,果勇左衛指揮使陳寶祥派了他來陳情,希望能得到朱景洪的寬宥。
“兵力捉襟見肘你告訴我現在各衛哪個兵力充足”
朱景洪一句話,就把楊仁忠懟了回去,讓他接下來的話都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