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和他共事得其他幾位“參謀”,也都有著各自的傳奇經歷,他們都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
大概過了幾分鐘,馮紫英介紹完情況自覺退下,此時朱景洪干咳了兩聲。
所有人都知道,這位爺馬上要發表看法,于是皆屏氣凝神靜聽起來。
和剛才訓人不同,此時朱景洪和藹了許多,只聽他不疾不徐說道“方才馮千戶所言,可見敵軍各部有收縮意圖”
“我以為,想來這一路襲擾之后,如今路途過半敵軍應是想大戰一場了”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大多在點頭,他們也有這樣的預感。
如今大軍出關五百多里,已算得上是勞師遠征,這個時候動手正合適。
起身來到地圖前,朱景洪用手在己方兵力分布上劃了一圈,而后問道“諸位以為他們會主攻那里”
眾人沉默了一陣,只見孫紹祖起身開口道“大帥,臣以為敵軍皆為騎兵,不會直攻我中軍步兵,故其應會首攻我軍騎兵”
“如此一則可以剪除我軍羽翼,二則可以削弱我軍防御,若我軍騎兵損耗太大,我步軍也就難以前行了”
騎兵了七八十里警戒防御傘,讓步軍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行進。
其實孫紹祖的這些話,在場楊隆山等人也能想到,只是他們答話沒這么積極罷了。
不是所有人都如孫紹祖這般,過于的渴望加官進爵,多數人還是以穩為主。
“你們怎么看”
對這件事感觸最深的,便是頂在前面的青海行都司諸部。
即使今晚朱景洪不提此事,負責指揮的楊隆山也要主動上報。
所以當朱景洪詢問時,楊隆山就站了起來回話“大帥,四方騎兵之中,我軍兵力最強,但也強不過對面數萬大軍”
“若將我之所部重創,于我軍戰略部署,則為極其不利之局”
走到軍帳中央,朱景洪提示道“以當下態勢,你以為敵軍會怎么打,說些具體的看法”
“敵軍三個主力萬戶,如今分別部署在”
楊隆山仔細講述著,在場眾人也都認真聽著,另三位方面軍主將則在認真思索。
朱景洪繼續繞著軍帳走,一邊走他也仔細聽著,這種軍事會議基本每天都有。
群策群力,每個人都發表不同的看法,把各個方向的問題都分析透徹,才是他一直取得勝利的基礎。
楊隆山的話講完了,在向朱景洪行禮后坐了回去。
“大帥,臣有話要說”
起身說話的人名叫譚世武,本官為青海行都司都指揮同知,如今負責統領西翼女真諸部。
“你說”此時朱景洪站在軍帳東側。
“三個主力萬戶調動,弄得大張旗鼓生怕人不知道,臣以為或許是其聲東擊西之計”
“臣所統帥之女真諸部,相較楊大人所部要弱,如敵軍以先易后難而部署,則我軍”
女真諸部領兵將領也在,聽到譚世武的這番話,他們都感到了安心許多,總算自己這一塊被重視到了。
接下來,譚世武講解了自己的判斷,且是根據現有情報做出的合理推測,只是結果與楊隆山所言大不相同。
除了譚世武,統領藏地諸部的孫紹祖,返回南線統領蒙古諸部的周全輝,都各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四位方面軍主將說過之后,朱景洪又問了在場眾人意見,只有羽林左衛指揮使江慶盛發表了看法。
到此時,整場議事已過半個時辰。
“剛才的議論總結起來有三點,準噶爾要么打青海行都司,要么打兵力更弱的女真諸部,要么打靠南的藏地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