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端倪現
此時皇帝也在思考,太上皇自此時說這番話,其目的到底是為了什么。
“莫非老頭子人老心不老,打算把老十三扶持起來,然后利用他把我趕下去”
這個設想雖然離譜,但客觀來說也有一定道理。
但從始至終,朱咸銘都沒懷疑過朱景洪,從心底里就不會想到,那頑劣張狂的小子能藏得住事。
看著風燭殘年的老頭子,朱咸銘又覺得自己過慮了,作為有著豐功偉績的帝王,他有自信能掌握全局。
臨陣換將卻為大忌,何況朱景洪還連戰連捷,朱咸銘就更舍不得把他換下來。
“太上皇所言極是”朱咸銘應了一句。
底下串聯的某些人徹底歇菜,于是又把主意打到了其它地方,比如京城的某些流言。
就在上下眾人心思各異時,外面進來了一位太監。
來人在場眾人都認識,乃是司禮監秉筆、奉旨提督東廠的戴權。
“陛下,大捷西北大捷”
正常來說,給皇帝送奏報這等小事,不會由戴權這等大太監親力親為。
可今日恰巧讓他遇上,而且是西北了不得的大勝利,戴權自是要呈送給皇帝。
“陛下,西北大捷”
越過眾人,戴權跪倒在皇帝御案錢,宛如撐起蒼天一般,把捷報遞到了朱咸銘面前。
朱咸銘當然很想看奏報,可當著這么多王公勛貴和朝臣,他得展現自己的淡定從容。
當程英接過捷報,小心遞到朱咸銘眼前時,他只平靜說道“念”
“是”
程英應聲之后,便將奏報拆開,而后念道“西北總督行署軍報”
“圣上德澤,昭于日月,故”
“撿要緊的說”朱咸銘皺眉道。
事實上,此刻現場的其他人,也很想知道捷報的內容。
二十幾天過去了,雖然仍有捷報傳來,但稱得上大捷的可沒有,所有人都對此充滿期待。
“正統十二年九月初三,敵軍以聲東擊西之計,佯攻我軍青海行都司及女真諸部,各部”
“然其主力,則直插我軍京營兩衛,對此我軍亦有防備,故而以逸待勞”
雖然戰報顯示情況緊張,然而事態發展皆在掌握之中,這也說明了朱景洪指揮作戰的天賦。
現在朱咸銘亦迫切想知道,這一仗的結果究竟如何,至于過程他已不太關心了。
迎著朱咸銘的目光,程英頓時會意,連忙念道“此戰,敵軍三個主力萬戶大潰,殲敵精銳騎兵一萬七千余,準噶爾少主第零亦被活捉”
“我軍振威中衛殉國一百七十八人,青海行都司戰死四百五十九人,女真諸部”
林林總總加起來,明軍步騎加起來,戰死有兩千四百余人,交換比大概在一比七,這絕對稱得上是少有的大捷。
“歷經此戰,敵騎已難有再戰之力,我軍已掌攻伐先機,離克敵凱旋之日不遠矣”
本以為到這里捷報就結束了,哪知程英接著念道“即日起,我軍主力繼續北進,女真、藏地諸部騎兵往東北,協助安西行都司平定扎薩克等三國”
才勝了就分兵,這小子膽子未免太大朱咸銘心中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