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些官員,只有少部分是睿王安排,其中一部分是出于公心,而另一部分則是太子的人。
到這一步,事情已超出睿王控制,對此他則是樂見其成。
朱景洪的強勢崛起,外加此前他在甘肅的舉動,無可避免給他招來了仇敵,眼下剛好這些人匯聚到了一起。
乾清宮內,皇帝已知道外面情形,太子睿王都摻和了這件事,著實讓他感到格外心寒,即使這本就在他意料之中。
但他確實冤枉了太子,今天乾清門外的事情,朱景源其實不知情。
準確的說,很多事他都不知情。
龍椅之上,朱咸銘正思索著,有宦官進來稟告道“陛下,三位大學士到了,正在外面勸他們回去”
朱咸銘沒有說話,這三位到底什么心思,他其實也不太能拿得準。
幾息之后,朱咸銘沉聲說道“傳旨北鎮撫司,讓他們準備好”
所謂的準備好,當然是準備好抓人,這種事以往發生過很多次,尤其是朱咸銘剛既位的幾年。
被錦衣衛拿進詔獄,即便能活著走出來,免去官職基本是板上釘釘。
“是”
緊接著,朱咸銘又拿起了奏報,講述的是關于金陵清丈的事,這段時間又鬧出了不少事端。
又過了一會兒,有宦官稟告道“陛下,睿王到了乾清門,正跟閣老們一起勸誡官員”
老六這個時候裝好人來了,或許幕后主使就是他朱咸銘暗暗想到。
但他不至于蠢到這步田地,或許他真是來表功獻殷勤
君心難測,可見一斑。
此時乾清門外,朱景淵正氣喘吁吁的勸誡,此刻他是真的很用心在做事。
看到太子那些人也在,他心里簡直樂開了花,只道今天是雙喜臨門。
這些人鬧過事情熱度會越高,薛家丫頭妃位就越不穩,老十三的內宅就越難安寧
所以現在,這些官員們是否繼續待下去,對朱景淵來說都不重要。
那么,若能把這些人勸走,對他而言便又是一番功勞。
他自己攛掇來的那些人,自然最先被他“感化”,紛紛贊頌“睿王殿下所言極是”,而后就識趣的離開了乾清門。
但在別的人這里,朱景淵卻碰了一鼻子灰,尤其太子的人對他挖苦了幾句,讓這廝頓時殺心大起。
當然了,三位閣老也沒閑著,他們的話也起了些作用,總算有幾人離開了現場。
可要命的是,又有更多得知消息的人,在陸續往乾清門這里匯聚,反倒讓現場人數不降反增。
然而,隨著大批錦衣衛的趕來,現場議論聲又逐漸安靜下來。
校尉們迅速將乾清門外圍住,目光不善盯著現場近百名官員,只等上司發話他們就要動手拿人。
此刻,北鎮撫司指揮同知李慶祥也到了,這樣的場合他得親自過來才放心。
“爾等齊聚于此吵鬧不休,將君父置于何地”
“若爾等還有半分天良,就盡早散去各歸其位,否則休怪本官不講情面”
雖然李慶祥語氣嚴厲,但其實他比誰都希望,這些人能見好就收趕緊滾蛋。
把人抓回去還得審,到時候又是得罪人的事,李慶祥當然不愿找麻煩。
當然他很清楚錦衣衛的身份,所以該做的事他都會做好,否則他自己就得先折進去。
就在這時,太子朱景源也趕到了現場,被宦官扶著跑過來他已是氣喘吁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