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半個時辰過去,當她二人打算去找甄琴時,鶯兒再度出現在了寶釵的面前,在她身后還跟了一名坤寧宮女官。
沒等鶯兒開口,這女官就主動行禮,而后稟告道“啟稟王妃,皇后娘娘召您入宮覲見”
皇后傳召,寶釵自然不敢耽擱,囑咐黛玉去尋甄琴湘云后,她便跟著女官一道出發了。
她這位王妃出行,可不僅僅驚動王府侍衛,五城兵馬司兵卒要參與戒嚴,錦衣衛的人要負責清道,當然也少不了皇城禁衛護送。
這般排場之下,世人都知是襄王妃出行,又不免議論起王妃內宅那些事,于是又有大批人被抓入獄。
這些事情寶釵不會知道,當然知道了她也不會關心。
坐在馬車內的她,只一心在思索,皇后召見自己的目的,以及自己該如何應對。
從王府到坤寧宮,前后花費了大半個時辰,這期間她設想了六七種可能,而且她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待她進了坤寧門,卻發現今日這里格外熱鬧,前來拜見的命婦有四十多人。
這些人不但是高品命婦,而且其各自夫君皆在關鍵崗位,可以說是大明朝最有權勢的一幫女人。
“拜見王妃”
“拜見王妃”
雖然這些人品級高,但終歸比不上寶釵,所以紛紛起身向她行禮。
寶釵回禮之時,也在徑直走向皇后,靠近鳳位之后便施禮參拜。
“臣媳叩見母后,伏愿母后萬福金安”
“起來吧”楊清音目光和善,微笑著說道。
“謝母后”寶釵小心翼翼站了起來,靜心等待著皇后訓示。
在場高階命婦同樣如此,雖然表面上云淡風輕,實則也已豎起了耳朵在聽。
她們能猜到今天的事不同尋常,畢竟就連她們這些人,除了大典平日也極難聚到一起,這件事本身就很反常。
示意寶釵在一旁坐下,楊清音方說道“太子病了,要靜養一段時日,太子妃要悉心照料”
皇后開頭說出這句話,則完全出乎寶釵的預料,這逼得她又飛速運轉思緒,思索皇后接下來要說什么。
“我近日精力不濟,便將老十四和老十五選妃的事,全都交給了太子妃打理”
“如今她既已走不開,這件事你就來接手吧”
“前兩日復選已經過了,等這些女子學了規矩,就由你來主持終選之事”
聽到這一安排,不但寶釵懵了,在場高級命婦同樣大感驚訝。
即便太子妃有事,按次序也該由睿王妃接手,如今皇后卻安排了襄王妃。
皇后睿智英明,如此安排必有深意在場眾人皆做此想。
腦子轉得快的人,聯系到近期京城的流言,外加今日國子監和乾清門的事,便把皇后的意圖猜得八九不離十。
很明顯,把如此差事安排給襄王妃,皇后娘娘就是要襄王妃站臺,代表皇家向流言給出最有力的回應。
無論外面流言怎么傳,無論外界如何中傷,寶釵都是皇家堂堂正正娶進門的兒媳婦,都是大明朝尊貴至極的襄王妃。
皇后的目的,寶釵當然也能體會到,不得不說她此刻分外感動,以至于熱淚奪目而出。
“媳婦德薄”
抹著眼淚,寶釵再度跪在皇后面前,泣聲道“實難當此重任,還望母后收回成命,再行斟酌合適人選”
皇后反問道“你就是合適人選,還要我如何斟酌”
不管寶釵的反應,皇后接著說道“這件事你要辦妥,為老十四老十五選出合適王妃”
“聽明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