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上次查案風波,王培安雖是名聲大顯,但在官場上也得罪了不少人。
文官們對他不滿也就算了,若他再把這件事深查下去,那可把武勛們也得罪死了。
“經歷上次事端,臣也明白了些道理,知識時務者為俊杰的道理如今也明白了幾分”王培安面露笑容。
識時務為俊杰這句話,從王培安的嘴里說出來,差點兒沒讓朱景洪驚掉了下巴。
他知道王培安已進化了,往后不會再橫沖直撞,會更細心去理解規則運用規則,然后打擊那些橫行不法之徒。
“所以先生此行是來”朱景洪格外疑惑。
王培安遂答道“那孫紹祖臣細查過,斷定此人心術不正,奸險狡詐”
“每日軍報臣都細看過,發覺殿下對那孫紹祖很是倚重,所以專程過來提醒”
所以這位千里迢迢跑一趟,就是為了提醒自己小心孫紹祖。
看著王培安滄桑的面容,朱景洪心里不禁泛起幾分感動,但很快就被他強壓了下去。
“勞煩先生這么遠過來,多謝先生提醒”
道謝之后,朱景洪接著說道“行軍打仗,我只看將領之才能,私德如何并未理會,這確實是有疏漏之處”
“臣只是提醒殿下,切莫被那孫紹祖愚弄,臣對殿下指揮作戰實為敬佩,并無本分指責之意”王培安也連忙解釋。
這件事就算過去了,朱景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打算換個話題繼續聊下去。
然而王培安卻先一步開口,說道“殿下,臣此番前來,其實還有一件事”
“先生直說便是”
“轉運糧草出庫和出關皆有賬目,臣打算再把接收賬目核對一番”
王培安說得復雜,其實就是要查各衛和西北總督署的賬,不得不說這事兒確實挺煞風景。
所以這位到底是來提醒我小心,還是本就是來查賬的亦或者兼而有之
王妃貪財又不是我貪財,這位不會懷疑我貪墨糧餉吧朱景洪冒出了極為荒唐的想法。
其實他這想法一點兒都不荒唐,畢竟他的好哥哥睿王乃至太子,私底下其實也沒少收下面孝敬。
至于他的那些庶兄們,私底下橫行不法的事就更多了,王培安對此可謂知之甚深。
當然了,王培安知道朱景洪的人品,他確實沒有懷疑朱景洪貪墨的想法。
沉默幾息后,朱景洪方笑著說道“先生一路勞頓,還是先休整幾日,養好了身子再查吧”
眼下各部都忙著大勝慶功,這個時候查賬多少會讓人不舒服,朱景洪也不想這位老師太拉仇恨。
“來人,送王長史去歇息”朱景洪沉聲說道。
事到如今,王培安已知朱景洪是有主意的人,既然有送客之意他也不再強留。
待王培安離開后,朱景洪遂看向一旁的余海,問道“孫紹祖,此人你怎么看”
余海雖是十足的聰明人,只是看起來老實木訥,為人不爭不搶本分,所以朱景洪才把他留在身邊。
為了王府第一太監的名位,鄧安和張平安各種斗法,但其實他倆都知道,朱景洪最信任的便是余海。
“此人確實狠辣狡詐,奴才也覺得王爺該提防此人”余海鄭重說道。
很快又是兩天過去,時間來到了九月二十九。
在這兩天時間里,各部各衛的軍功都整理出來,總督署核實并聯名用印后,便直接將其發往了朝廷。
當然,那三百名功勛者的名單,同樣也都被選了出來,將在今日于城南營地公開表彰。
這里不得不說,還是太監黃清足夠有想法,朱景洪提過的勛章被這廝弄了出來。
哈密城內鐵匠被黃清尋了出來,他令這些人做了勛章的模版,然后有借此做了幾個凹版,再然后就可以批量生產了。
城墻上廢棄的火炮,被這廝讓人收去融了,所得鐵水便是澆筑勛章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