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過程,朱景洪基本都參加了,前后也把他弄得很難受。
而這一切,妙玉并不知道。
聽到底下人的議論,朱景源還是沒明白過來,為何朱景淵只要羅織罪名,自己一方就要大禍將至。
而今年朱景源也很給力,雖然身子骨依舊不太好,但一連十幾天的儀式都堅持了下來。
“難道官員們說的話,就一定會是真的”妙玉反問道。
“可朝廷上下都說,如今乃是千古難逢的盛世,既是盛世又如何會有人餓死”
老頭子真要為太子鋪路了這是朱景洪和朱景淵的共同推測,如此結果讓他二人都感到緊迫。
正統十三年正月十六,也就是上元節后第一天,皇帝便正式發布了諭旨,確定了朱景洪兄弟二人的權責范圍,并令他二人在月底動身前往金陵。
朱景淵當場奉詔,他確實很想快些到金陵,盡快主事好行“損人利己”之事。
且說襄王府內,接了圣旨的朱景洪,正坐在銀安正廳東側書房內。
在他面前書案上擺著明黃色的卷軸,這便是他剛接到手的圣旨。
此刻,朱景洪的目光死死盯著圣旨,神色陰沉目光極為不善。
好在此時殿內當值宦官侍女已被揮退,否則朱景洪這模樣絕對能把人嚇死。
別人或許不敢進銀安殿,王妃薛寶釵卻不在此列,比如此時她便獨自一人進了書房,慢悠悠的坐到了側邊位置上。
寶釵很明白朱景洪的心情,她知道自家男人不愿任人擺布,不愿意去那難有建樹的地方。
可皇命難違,如今圣旨已下,即便不甘也只能忍著
正當寶釵思索著,該如何朱景洪接受現實時,后者卻突然開口“此前你說得沒錯,西北局勢變動,我或許可以拖一拖”
如果皇帝鐵了心不用他,即使拖延時間也無用處這一點朱景洪知道。
可即便如此,他也還是想要拖一拖,因為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如何拖延”寶釵詢問道,同時自己也在思索。
“要不生病亦或是府里出事,一時間走不開”
聽了朱景洪的想法,寶釵微微搖了搖頭,而后說道“我倒有個主意”
“快說”
“禮部議定,今年二月二十六,三月初六乃是吉日,讓老十四和老十五分別成婚”
“他們是你的兄弟,你留下來親自向他們祝賀,以此拖延時間或更恰當些”
聽到寶釵這話,朱景洪遂皺眉道“給他二人道賀,相比于皇差只怕算不得什么要緊事”
朱景洪這話的意思是說,只憑朱景淳二人成婚之事,還不夠格用來拖延時間。
寶釵搖了搖頭,答道“話不能這么說,做哥哥的愛護弟弟,本就是理所應當之事,你既是恩怨分明直來直去的性子,堅持這么做便恰如其分”
聽她這么一說,朱景洪細細的一想,也覺得是這么個道理。
“那就依你說的辦,我明天就入宮去”
誰知寶釵再度搖頭,說道“最好今天就去,趁熱打鐵就是這個意思,明天去反倒像有所圖謀”
微微點頭后,朱景洪嘆息道“若老頭子懷疑我有疑心,只怕我無論做什么他都會覺得我有所圖謀”
這是個很沉重的話題,此時寶釵沒急著接話,思索片刻后說道“到底信不信你,短時間看不出來,我們只能慢慢的看”
起身走到朱景洪面前,把一側冠帽緩緩戴在他頭上,寶釵徐徐說道“別耽擱了,快進宮去吧”
“也好”
與寶釵分別后,朱景洪獨自乘車往皇宮去了。
而此時乾清宮內朱咸銘正召見大臣,受召之人乃督察院僉都御史林如海。
“你在金陵多年,對地方士紳的情況很清楚,我有意派伱到金陵去,專職監督睿王和襄王”
前面回答了一系列問題,林如海萬萬沒想到,皇帝竟會這樣來安排。
回金陵他不怕,可監督兩位親王的差事,只是聽了他就覺得頭大。
這兩位爺,豈是他林如海能約束得了。
“陛下,臣才能欠缺,只怕難當此重任,還請”
“誒愛卿不要推辭,朕既然信任你,你只需竭盡全力辦差就好”
在這里,朱咸銘已自稱為“朕”,顯然已經是心意已決。
林如海明白這一點,便知自己多說無益,于是答道“臣領旨”